[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时使用的多用途计算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0885.8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55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学仁 |
主分类号: | G01L5/04 | 分类号: | G01L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2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 使用 多用途 计算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时使用的多用途计算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吊绳在起吊时由于角度的不同,起吊所承受的重量有所不同,如果角度计算错误很可能会引起吊绳安全系数的不准确,从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吊绳在加工后以及在使用时需要降低承受拉力,计算使用力,目前一般采用也有通过查阅书籍来计算的,但是这样使用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时使用的多用途计算尺,它不但使用方便,便于携带,而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时使用的多用途计算尺,它包括外尺套和内尺条,内尺条插入外尺套,内尺条可在外尺套内相对滑动,在外尺套的表面设有吊绳直径显示区和吊绳拉力显示区,在吊绳直径显示区内设有直径显示孔,在吊绳拉力显示区设有显示孔区,在内尺条的表面上直径数值区和拉力数值区,吊绳直径显示区的直径显示孔与直径数值区相对应,吊绳拉力显示区的显示孔区与拉力数值区相对应,内尺条在外尺套的内滑动时,吊绳的直径在直径显示孔内显示,同时该直径吊绳所能承受的拉力数在显示孔区内对应显示。
所述的吊绳直径显示区包括钢丝绳直径显示区和尼龙绳直径显示区,吊绳拉力显示区包括钢丝绳拉力显示区和尼龙绳拉力显示区,钢丝绳拉力显示区包括120°显示区I、90°显示区I和60°显示区I,所述的显示孔区内分布有120°显示孔I、90°显示孔I和60°显示孔I,120°显示孔I位于120°显示区I内,90°显示孔I位于90°显示区I内,60°显示孔I位于60°显示区I内,尼龙绳拉力显示区包括120°显示区II、90°显示区II和60°显示区II,所述的显示孔区内分布有120°显示孔II、90°显示孔II和60°显示孔II,120°显示孔II位于120°显示区II内,90°显示孔II位于90°显示区II内,60°显示孔II位于60°显示区II内,钢丝绳直径显示区和钢丝绳拉力显示区分布在外尺套的正面,尼龙绳直径显示区和尼龙绳拉力显示区分布在外尺套的反面,所述的直径数值区包括钢丝绳直径数值区和尼龙绳直径数值区,拉力数值区包括钢丝绳拉力数值区和尼龙绳拉力数值区,钢丝绳直径数值区与钢丝绳拉力数值区分布在内尺条的正面,钢丝绳直径显示区与钢丝绳直径数值区相对应,钢丝绳拉力数值区包括120°拉力数值区I、90°拉力数值区I和60°拉力数值区I,120°拉力数值区I与120°显示区I相对应,90°拉力数值区I与90°显示区I相对应,60°拉力数值区I与60°显示区I相对应,尼龙绳直径数值区和尼龙绳拉力数值区分布在内尺条的反面,尼龙绳直径显示区与尼龙绳直径数值区相对应,尼龙绳拉力数值区包括120°拉力数值区II、90°拉力数值区II和60°拉力数值区II,120°拉力数值区II与120°显示区II相对应,90°拉力数值区II与90°显示区II相对应,60°拉力数值区II与60°显示区II相对应,
所述的吊绳直径显示区还包括链条直径显示区,吊绳拉力显示区可以为链条拉力显示区,在内尺条对应有链条直径数值区和链条拉力数值区,链条直径显示区与链条直径数值区相对应,链条拉力显示区与链条拉力数值区相对应。所述的外尺套正表面的上、下边缘分别印有刻度。所述的外尺套表面设有换算显示区,换算显示区内设有公制长度显示孔、英制长度显示孔和市制长度显示孔的,公制长度显示孔与内尺条上设有的公制长度数值区相对应,英制长度显示孔与内尺条上设有的英制长度数值区相对应,市制长度显示孔与内尺条上设有的市制长度数值区相对应。所述的外尺套和内尺条可以为塑料、纸制或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起重时使用的多用途计算尺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已知吊绳的直径,然后抽动内尺条在吊绳直径显示区内查找已知吊绳的直径,将吊绳的直径在吊绳直径显示区的直径显示孔内显示,读出吊绳拉力显示区的显示孔区内的数字,即得该直径的吊绳所能承受的拉力的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学仁,未经孙学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08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