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轿车车门内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0146.9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6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任国清;唐程光;李华伟;张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车 车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汽车部件,具体地说是轿车车门内板。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内板是汽车车门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传统的车门内板设计,需要在其前部安装车门铰链的地方,另外设计一块加强板,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支撑车门总成。加强板经过落料、冲压、分总成焊接,再与门内板装配成一体,导致车门框结构比较复杂,车身零部件数量多,成本高,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轿车车门框结构比较复杂,车身零部件数量多,成本高,安全性差的现状,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全性高的轿车车门内板。
具体的设计方案是,轿车车门内板包括内板前部和内板后部,内板前部厚度为1.4毫米,内板后部厚度为0.8毫米,内板前部和内板后部之间为激光拼焊焊接。
所述内板前部长度H为237毫米,内板后部长度L为780毫米。
本实用新型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实用新型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制造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整车制造及装配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零件成形前即通过激光焊接工艺将前部部件与后部部件焊接在一起,因而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大大降低了零部件的制造及装配公差;通过部件的优化减轻了重量;
3、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拼焊是把基板的边部对焊在一起,由于不再需要加强板,也没有搭接接缝,大大提高了装配件的抗腐蚀性能;
4、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厚度的材料改良了轿车车门内板结构,在撞击过程中,可以控制更多的能量得到吸收,从而改良车身部件的抗击冲撞能力,提高车身的被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
由图1、图2可见,轿车车门内板包括内板前部1和内板后部2,内板前部1厚度为1.4毫米,内板后部2厚度为0.8毫米,内板前部长度H为237毫米,内板后部长度L为780毫米;内板前部1和内板后部2之间为激光拼焊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0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助动汽车
- 下一篇: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轮胎外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