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用驱动后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39977.4 | 申请日: | 2008-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22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邱德华;周春中;赵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蓝豹车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 地址: | 214105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驱动 后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轮,尤其是一种电动车用驱动后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作为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它都是采用在后轮的轮毂内安装线圈、在主轴外安装铁芯实现电能到动能的能量转换,但目前电动车的驱动后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安装维修麻烦、电能与动能之间能量转换效率低下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安装维修便捷、电能与动能之间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的电动车用驱动后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动车用驱动后轮,包括间隔设置的端盖与刹毂,刹毂的外侧壁连接有刹车边盖,端盖与刹毂通过各自的中心安装孔转动连接在电机轴上,端盖的中心安装孔内端部与电机轴之间设有第一轴承,端盖的中心安装孔外端部与电机轴之间设有第一油封,刹毂的中心安装孔内端部与电机轴之间设有第二轴承,刹毂的中心安装孔外端部与电机轴之间设有第二油封,电机轴的左右两端部通过螺母、垫片固定安装有防转片,在端盖与刹毂顶端圆周上固定连接有轮毂,轮毂的内壁圆周上固定设有线圈,在电机轴上连接有支撑盘,在支撑盘的顶端圆周上固定连接有与线圈配合的铁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使得安装维修变得便捷,而且电能与动能之间能量转换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用驱动后轮主要由螺母1、垫片2、防转片3、第一油封4、电机轴5、端盖6、铁芯7、刹毂8、刹车边盖9、第一轴承10、轮毂11、第二轴承12、第二油封13、线圈14、与支撑盘15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包括间隔设置的端盖6与刹毂8,刹毂8的外侧壁连接有刹车边盖9,端盖6与刹毂8通过各自的中心安装孔转动连接在电机轴5上,端盖6的中心安装孔内端部与电机轴5之间设有第一轴承10,端盖6的中心安装孔外端部与电机轴5之间设有第一油封4,刹毂8的中心安装孔内端部与电机轴5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2,刹毂8的中心安装孔外端部与电机轴5之间设有第二油封13,电机轴5的左右两端部通过螺母1、垫片2固定安装有防转片3,在端盖6与刹毂8顶端圆周上固定连接有轮毂11,轮毂11的内壁圆周上固定设有线圈14,在电机轴5上连接有支撑盘15,在支撑盘15的顶端圆周上固定连接有与线圈14配合的铁芯7。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线圈14与铁芯7将电动车电池的电能转换成动能,使设置在线圈14外部的轮毂11转动,电动车即可骑行。在骑行过程需要刹车时,手握刹车把使得刹车片靠近并接触刹毂8外侧壁安装的刹车边盖9,将电动车刹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蓝豹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蓝豹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9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