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接箱连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9730.2 | 申请日: | 200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1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鲍庆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易拓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0 | 分类号: | H02G5/00;H01R25/16;H01H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22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 连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接箱连锁装置,尤其是一种主要用于各种母线插接箱箱门、插脚、锁脚等之间的机械连锁装置,属于输配电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输配电领域对大容量、灵活分接、可重复使用、易安装维护要求的日益重视,母线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从使用的角度看,用户在母线现场安装结束后,频繁接触和操作的应该是插接箱,因此为保证插接箱及其操作人员的安全,应设计可靠、完整的插接箱连锁装置。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母线插接箱大部分没有连锁装置或没有完整的连锁装置,比如有箱门与锁脚连锁,但没有箱门与插脚、插脚与锁脚间的连锁;有些产品虽有连锁,但要么机构过于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高;要么机构不可靠,不能保证连锁机构各工作件相互间的动作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母线插接箱提供一种能够可靠连锁的插接箱连锁装置,从而保证母线插接箱和操作人员安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插接箱连锁装置包括与插接箱开关联动的开关操作组件,所述开关操作组件的转轴下侧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下方机架上装有可升降锁止限位杆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下端与从动曲柄衔接,所述从动曲柄通过曲柄轴与主动曲柄固连,所述主动曲柄与一端铰支的锁脚衔接。
在插接箱插接到母线过程中,锁脚受力转动,驱使主动曲柄摆转,通过曲柄轴带动从动轴摆转,进而带动顶杆升起锁止限位杆,使开关操作组件无法动作,从而保证插接箱没有完全插入母线时,插接箱开关无法合闸,同时在插接箱完全插入母线且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时,操作人员无法松开锁脚并拨出插接箱,以确保母线插接箱和操作人员安全。当插接箱就位后,锁脚复位。通过与上述相反的过程使顶杆降下,从而使限位杆脱离锁止,插接箱开关可以自如进行分、合闸操作,其制造、装配、维护简单,成本经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插接箱连锁装置主要由锁脚1、主动曲柄2、曲柄轴3、从动曲柄4、顶杆5、限位销6、复位弹簧7、机架8、限位杆9、开关操作组件10和定位板11组成。它们的相互位置及装配关系为:锁脚1的下端制有下表面倾斜的钩头,上端铰支,中部与主动曲柄2的叉口通过移动副衔接。主动曲柄2通过曲柄轴3和位于另一端的从动曲柄4相互固定连接。从动曲柄4的叉口与顶杆5的下端通过移动副衔接。顶杆5的中部插装有限位销6,顶端穿出机架8的平面。限位销6和机架8平面之间的顶杆段套装有复位弹簧7。顶杆5的上方装有可被锁止的限位杆9,该限位杆9与控制开关动作的开关操作组件10中的转柄固连。
此外,限位板11焊接于插接箱门上,位于开关操作组件10的一侧,当开关操作组件10处于对应开关合闸位置时,被开关操作组件10挡住,从而可以在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时限制箱门打开。
本实施例的插接箱连锁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插接箱在插接到母线过程中,锁脚1的下表面受力使其向外侧转动,带过主动曲柄2并通过曲柄杆3带动从动曲柄4相应转动。从动曲柄4通过移动副导致顶杆5向上滑动,在锁脚1没有到位时,顶杆5克服复位弹簧7的作用力处于上位,从而锁止限位杆9,使开关操作组件10不能转动,开关也就不能合闸。当插接箱插接到位后,锁脚1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反向转动,顶杆5处于下位,被限位销6限位,脱离对限位杆9的锁止,此时可以顺利进行分、合闸操作。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装置保证了插接箱没有完全插入母线且锁脚到位时,插接箱无法合闸;而插接箱插接就位后,开关能自由分、合闸。此外,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时,箱门上的定位板被开关操作组件限制,箱门无法打开。在插接箱完全插入母线且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时,操作人员无法松开锁脚并拨出插接箱。因此,本实施例的插接箱连锁装置可以实现各种母线插接箱箱门、插脚、锁脚等之间的机械连锁,以保证母线插接箱和操作人员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易拓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易拓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9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