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螺纹钢管用内模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38979.1 | 申请日: | 2008-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36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 发明(设计)人: | 金炜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常宝精特钢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H3/08 | 分类号: | B21H3/08;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 彬 |
| 地址: | 21301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钢 管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螺纹钢管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螺纹钢管用内模。
背景技术
目前内螺纹钢管是应用于超临界锅炉中水冷壁上的材料,主要起热交换的作用,在钢管内壁存在螺纹,可起到提高热交换率的作用。
该螺纹是通过冷拔方式成型。在冷拔过程中使用开有螺纹凹槽的内模,在成型过程中通过外模收缩钢管,将金属压入内模的凹槽中,在钢管内表面形成螺纹。
现有技术中的内模为圆柱体,由于在拔制过程中钢管的横截面积从入口处到出口处方向是逐渐缩小的,必然在纵向上产生延伸,即钢管的纵向尺寸是逐渐增加的,也必然导致了在变形区域钢管内表面形成的螺纹的导程的不一致,入口处短,出口处长,而内模的导程是不变的,这导致在钢管的横截面积变化区域内,钢管的内螺纹与内模螺纹的不配合,在内模与钢管接触的侧边上产生纵向滑动,而纵向滑动则导致生产的钢管的内螺纹侧边形状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善钢管内螺纹侧边形状的内螺纹钢管用内模。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螺纹钢管用内模,包括一端具有螺纹的内模体,内模体的另一端依次为倒锥段、定径段、锥形段和过渡段,锥形段位于定径段和过渡段之间,且锥形段和定径段上分布有螺纹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倒锥段起保护作用,可避免产品出模时损伤产品。定径段起定形作用,此时模具尺寸与产品尺寸一致,使产品定型。锥形段起变形作用,由于采用锥形,可缩短变形区长度。过渡段起连接模具工作段与螺丝段的作用。螺纹段起将该模具固定在底座上的作用。螺纹凹槽分布于锥形和定径段,在变形过程中,钢管金属被压入该凹槽而在钢管内表面形成内螺纹。当钢管外径不变时,其导程也是不变的,钢管的内螺纹与内模螺纹的不配合主要集中在内模变形区,该变形区越长,则产生的不利影响也越大。使用锥形内模可明显缩短该变形区长度,基本上可以减少一半,因此对导程的不配合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可获得满意的钢管内螺纹受力侧边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内螺纹钢管用内模,包括一端具有螺纹5的内模体,内模体的另一端依次为倒锥段1、定径段2、锥形段3和过渡段4,锥形段3位于定径段2和过渡段4之间,且锥形段3和定径段2上分布有螺纹凹槽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5所示):倒锥段1起保护作用,可避免产品出模时损伤产品。定径段2起定形作用,此时模具尺寸与产品尺寸一致,使产品定型。锥形段3起变形作用,由于采用锥形,可缩短变形区长度。过渡段4起连接模具工作段与螺纹段的作用。螺纹段起将该模具固定在底座上的作用。螺纹凹槽6分布于锥形段3和定径段2,在外模8和内模的共同作用下,钢管7被压入该螺纹凹槽6而在钢管7内表面形成内螺纹。当钢管7外径不变时,其导程也是不变的,因此钢管7的内螺纹与内模螺纹的不配合主要集中在内模变形区,该变形区越长,则产生的不利影响也越大。使用锥形段3可明显缩短该变形区长度,基本上可以减少一半,因此对导程的不配合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可获得满意的钢管内螺纹受力侧边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常宝精特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常宝精特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8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