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童车制动力试验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38789.X | 申请日: | 2008-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7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陶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孙永生 |
| 地址: | 21532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童车 制动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检测装置,具体讲是涉及一种童车制动力试验机,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于大城市的人们,一般都会给小孩准备童车,甚至会准备好几辆,小孩在娱乐的同时,也使其得到锻炼,并且对于长大后学习骑自行车很有好处。童车,就是型号小一点的自行车等,在加上其它的附属配件,保护儿童骑车时的安全,其功能与普通自行车一样。为了保证儿童的安全,在童车上也设有刹车系统,用于危急时刻的刹车之用,可以很好地保障儿童的安全。
但是,有些厂家认为儿童骑车速度较慢,不会有什么危险,而忽略了刹车系统的重要性,造成在市面上看到的很多童车的刹车系统基本上没用,根本起不到什么效果。也有的厂家的童车的刹车系统较好,但是性能也不是很稳定。如果刹车性能不好,制动力不够,会造成遇到危险情况时,想刹而刹不住车,而发生意外。
目前,还没有可以用于专门对童车的制动力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对童车的制动力性能检测,也只能是根据工人的经验判断,或者经手动感知,容易发生漏检事故,致使存在制动力不良缺陷的童车出厂,给儿童骑行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计算机的自动控制,对童车的制动力性能进行检测的童车制动力试验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童车制动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电机2、链条3、链轮4、滑轮5、传感器6、绳索7、砝码9和夹具10和夹具安装座11,电机2固定在底板1上,链轮4与链轮座12活动连接,链轮座12固定在底板1上,链条3将电机2的输出端与链轮4连接起来;滑轮5通过滑轮支架13安装在底板1上,绳索7的一端固定在链轮4上,另一端通过滑轮5后连接传感器6;在底板1的另一端安装有夹具安装座11,夹具10固定在夹具安装座11上。
前述的童车制动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支架13的高度可调。
前述的童车制动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安装座11上加工有孔,在底板1上开设有滑槽,螺栓的头部与滑槽配合,螺纹部分从夹具安装座11上的孔中穿过,与螺母配合。
前述的童车制动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电机2、传感器5通过信号线与外部计算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测试方便,可以实现对童车的制动力性能的精确检测,实现自动控制、分析和加载,保证了出厂产品的质量良好,保证了儿童骑车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童车制动力试验机,包括底板1、电机2、链条3、链轮4、滑轮5、传感器6、绳索7、砝码9和夹具10和夹具安装座11等,电机2固定在底板1上,链轮4与链轮座12活动连接,链轮4可在链轮座12上自由转动,链轮座12固定在底板1上,链条3将电机2的输出端与链轮4连接起来。
滑轮5通过滑轮支架13安装在底板1上,滑轮支架13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童车。绳索7的一端固定在链轮4上,另一端通过滑轮5后连接传感器6。
在底板1的另一端安装有夹具安装座11,在夹具安装座11上安装夹具10。为了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童车,将夹具安装座11设置为左右位置可调式,在底板1上开滑槽,在夹具安装座11上加工孔,用螺栓的头部与底板1上的滑槽配合,螺栓的螺纹部分从夹具安装座11上的孔中串过,用螺母紧固,使夹具安装座11的位置固定。夹具10可根据不同的童车进行更换。
将电机2、传感器6通过信号线与外部计算机相连,传感器6将所采集的信号传递给外部计算机,并由外部计算机控制电机2的动作,并显示实时数据。
检测时,根据不同型号的童车试件8,选择合适的夹具10,将童车试件8安装在夹具10上,调整夹具安装座11的位置,使其合适。调节滑轮支架13的高度,使传感器6经绳索7与童车试件8的车轮连接后,传感器6成水平状态。在童车试件8的刹车器上吊装砝码9,砝码9的重量根据检测要求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8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