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氟塑料合金磁力泵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8729.8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68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华;凤建国;洪忠保;吴淑芳;凤良云;曹卫斌;杨芝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卧龙泵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7/06 | 分类号: | F04D7/06;F04D29/62;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42544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氟塑料 合金 磁力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力泵,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用于化工行业的新型氟塑料合金磁力泵。
背景技术:
氟塑料合金磁力泵是一种磁力驱动离心泵,一般有全塑结构,也有金属外壳内衬氟塑料结构。内衬型,其机械强度较高,耐腐蚀性能强,制造成本较低,大多应用于石油化工、冶炼、造纸、医药、食品加工等行业。
对于用于输送腐蚀性介质的化工泵来说,虽然采用的是无泄漏结构的内衬型的泵,但是如何方便、安全地拆卸维修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专利号为200420002447.4的中国专利“塑料磁力泵”公开了一种涡室为闭式结构的磁力泵,其采用的结构是非直联的,虽然在拆卸时,不用直接拆卸电机,但是结构相对来说,过于复杂,其泵体外金属件和衬里塑料件的制造成型都相对困难一些,制造成本也有所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型简单,拆卸维修方便的新型氟塑料合金磁力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氟塑料合金磁力泵,包括泵体,位于泵体外的泵盖和位于泵体内腔的叶轮轴,以及固联在叶轮轴前端的叶轮和固联在叶轮轴后端的转子,在泵盖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有支架,支架内腔设有与电机输出轴固联的磁性联轴器,并在磁性联轴器与转子之间设置有可在两者之间形成隔离的隔离套,其特征在于,设置一压板,所述压板将隔离套压紧在泵盖上,压板可拆卸在连接在泵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隔离套与压板的连接处呈阶梯状配合。
所述磁性联轴器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联在电机输出轴上。
所述泵体与泵盖之间,泵盖与支架之间以及压板与泵盖之间均采用螺栓相连接。
所述泵体的内壁,叶轮的外壁以及转子的外壁均包覆有氟塑料层。
所述氟塑料层的厚度为3-5mm。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氟塑料合金磁力泵,设置有压板,将隔离套压紧在泵盖上,而压板通过螺栓紧固在泵盖上,当需要拆卸维修时,松开支架与泵盖之间的连接螺栓,直接拉开磁性联轴器时,隔离套仍然被压板压紧在泵盖上起到隔离的作用,残留的腐蚀性介质不会从隔离套中泄露出来,因此,维修时更为安全、方便、快捷,这种结构即为后拉式结构,一人便可轻松的进行内部检修和更换零件,无需拆卸输送管道,大大方便了日常的检修和保养工作。
压板与隔离套的连接部位呈阶梯状配合,不仅能保证压板将隔离套紧密地压紧在泵盖上,也能保证隔离套对腐蚀性输送介质的良好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氟塑料合金磁力泵,其泵体涡室采用开式结构,使得泵体零部件和其制造模具结构更为简化。泵体、叶轮、转子等部件采用金属基体,其过流部分均包覆有氟塑料,金属基体上在与氟塑料的接合处有燕尾槽、加强孔,使得两者结合更牢固、紧密,且二者不易脱离,其耐腐蚀性能更优越,使用范围更宽,故障率明显降低,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泵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泵体、叶轮、转子的过流部分与氟塑料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 泵体,2 叶轮,3 泵盖,4 隔离套,5 氟塑料层,6 叶轮轴,7 转子,8磁性联轴器,9 支架,10 电机,11 压板。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氟塑料合金磁力泵采用非直联电机,利用磁力耦合间接传动,电机10通过支架9与泵盖3的后端相连接,位于支架内腔的磁性连轴器8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联在电机输出轴上,在泵体1内腔的叶轮轴6的前端固联有叶轮2,后端固联有转子7,当电机输出轴驱动磁性联轴器8转动时,根据磁力原理,转子7转动,进而带动叶轮轴驱动叶轮转动,当泵在化工行业中使用时,因磁力泵所输送的多为腐蚀性介质,因此在泵体与电机之间形成隔离密封是必要的,图1所示,在磁性联轴器与转子之间设置有可在两者之间形成隔离的隔离套4,当需拆卸维修时,为避免隔离套与支架同时被拆卸,因此,设置一不锈钢压板,通过压板11将隔离套压紧在泵盖3上,压板通过螺栓紧固在泵盖上。
具体实施时,压板的边缘与隔离套的边缘连接处呈阶梯状配合,既可保证压板能将隔离套紧密地压紧在泵盖上,也能保证密封的严密性,防止输送介质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卧龙泵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卧龙泵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8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