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手指、多关节水下作业用水压驱动机械手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8725.X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3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许德章;杨明;葛运建;汪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8/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指 关节 水下 作业 水压驱动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械人技术领域,尤其是水下机器人作业机械手驱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业机械手的功能是维持对操纵目标的形状和力约束,完成特定作业任务,如抓取、装配作业等。依据功能不同,作业机械手通常划分为夹持器和灵巧手两大类。其中,灵巧手具备采用多手指、多关节特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关节驱动一般有三种动力形式。一是电磁驱动,如电机、电磁铁等,二是流体驱动,包括气动、液压和水压驱动,三是特殊驱动元件,例如压电陶瓷驱动,磁致伸缩驱动等。
考察作业机械手作业能力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是操纵目标的灵活性,二是负荷能力。其中,机械手操纵目标灵活性一般用手指个数和关节个数衡量,当手指个数和关节个数越多时,机械手操纵目标的灵活性越强,即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操纵目标;负荷能力指机械手针对目标所能提供的最大约束力。水下机械手作业环境比较特殊,涉及密封和水下压力补偿两大难题。很显然,当手指和关节个数增多时,机械结构将变得复杂,增加了密封困难。因此,目前水下机械手通常采用两爪夹持器,主动关节个数一般只有1个。另外,水下作业通常要求机械手负荷比较大,且结构紧凑,因此关节一般采用液压驱动,且液压驱动的介质通常选择矿物型液压油。
以矿物型液压油作为介质的液压驱动虽然实现比较简单,技术非常成熟,油压元件选择非常方便,但泄漏和污染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克服,同时需要携带液压油,配置油箱等辅助装置,整个系统显得比较庞大。另外,水下载体空间有限,难以携带比较庞大的水下液压系统。鉴于上述原因,本专利提出水下作业机械手水压直接驱动。虽然,水压驱动可以取用工作现场的水源,不需要携带工作介质,也不需要配置水箱,简化了液压系统,但水压驱动面临较多技术困难,主要表现为:
1)水的粘性低。
纯水在50℃时的粘度为(0.55∽1.0)×10-6m2/s,而油的粘度则为(15∽70)×10-6m2/s。从水/油特性比较看,水动力粘度(40℃)为矿物型液压油的水的运动粘度(50℃)为矿物型液压油的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通过相同间隙时,水的泄漏量比油大10∽20倍。
2)磨损性
水介质的粘压系数只有液压油的1/30,在同等工作情况下,水的最小润滑膜厚度只有液压油的0.16倍,润滑膜厚度的减小伴随摩擦副表面的直接接触,引起边界摩擦或干摩擦,产生严重的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同时,低粘度会导致高速水流,引起冲蚀磨损,这些磨损将大大缩短摩擦副寿命,进一步扩大工作表面之间的配合间隙并加剧内部泄漏,从而使元件和系统失效。
3)腐蚀性
水介质的导电率是液压油的1010倍,腐蚀性强,极易引起水压系统元件的电化学腐蚀。
4)气蚀性与水击
水介质的蒸汽压是液压油的107倍,更易汽化和沸腾。水的密度较液压油大,高速流动时惯性大,容易在元件和系统的过流通道中形成局部真空,使水汽化或使水中溶解的气体气析产生大量气穴并在高压区溃灭,从而导致过流表面的严重气蚀,引起水液压系统的振动与噪声、缩短元件寿命、降低容积效率和工作性能。此外,水的弹性模量是液压油的1.5∽2.4倍,水的压缩性小、刚性大,当系统中水流速度和方向突然变化时会产生压力冲击,其形成的水击在系统中会导致振动与噪声,降低元件和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
针对上述问题,水下作业机械手水压驱动往往采用特殊的技术措施。例如:1)欧洲有关国家科学家合作研制的AMADEUS三指水下机械手驱动元件,每个手指上配置三根圆柱桶,并向圆柱桶内通入不同压力,则三根圆柱桶的轴向深缩量不同,驱动手指做开合运动。2)日本小松实验室(Research Division KOMATUS Ltb)研制的水下三指机械手驱动器,指关节采用橡皮肌肉驱动元件,原理是往橡皮管内通入压力,使橡皮管膨胀变形驱动手指开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未经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8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轿厢光幕安装结构
- 下一篇:计轴轨道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