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刚性排水桩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7905.6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47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梁钰泽;梁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钰泽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19/2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400江苏省太仓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排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地基用桩体,尤其是一种刚性排水桩。
背景技术
刚性桩复合地基已有十多年的应用经历(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CFG桩法”),它具有有效桩长长,变形小,能充分调动桩间土及桩端土的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高,比桩基造价低等较多优点,因而得到广泛推广使用。但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深厚软土层中有变形急进趋势,且刚性桩多为低标号沉管灌注或压灌现浇混凝土桩,在软土层中施工易使土层中孔隙水压力骤增引起地面隆起而将桩拔断,桩身混凝土易产生缩径、离析,刚性桩的打设对桩周软土层不但没有改良作用,反而有扰动作用降低桩侧阻等缺陷,因此在软土地基中较少采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刚性排水桩,该刚性排水桩能使桩间软土层有较好的加固改良作用,施工时不易产生地面隆起,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较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刚性排水桩,其特征是:由预制不透水混凝土管和至少一段预制透水混凝土管组成,预制不透水混凝土管和预制透水混凝土管上分别设有呈轴向的第一、二通孔,所述第一、二通孔密封相通,相邻预制透水混凝土管上的第二通孔之间相互密封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是:
预制透水混凝土管的一种透水结构是:其管壁由透水混凝土制成。
预制透水混凝土管的另一种透水结构是:预制混凝土管的立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呈轴向的第一排水槽,预制混凝土管的上、下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有第二排水槽,第二排水槽的位置与第一排水槽相对应,第二排水槽一端对应相通于第一排水槽,第二排水槽另一端相通于所述第二通孔,设有一透水膜,透水膜连续覆盖于第一排水槽上,透水膜凹陷于排水桩的立面。
透水膜也可连续覆盖于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上,透水膜凹陷于排水桩的立面及对应上、下端面。
设有塑料排水槽,塑料排水槽形状与第一排水槽形状相匹配,塑料排水槽连续置于第一排水槽中,透水膜连续覆盖于塑料排水槽上。(当然第二排水槽中也可设置塑料排水槽)
预制混凝土管的立面上均匀间隔设有三个第一排水槽,预制混凝土管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三个第二排水槽,对应位置的第一、二排水槽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透水混凝土管上的第二通孔可滤集地下水,第二通孔构成在土层中形成孔隙水的竖向排水通道,可快速消散土层中骤增的孔隙水压力,使地面不易隆起;再通过真空泵和吸水管使刚性排水桩(指第二通孔中)内形成负压,抽排地下水和产生真空,可快速强制降低桩间软土层的含水量及在地层中形成的有效应力,而对地基形成预压,提高地基土强度;当土层含水量降到适于夯实时,用夯锤夯击地表,使地基土层快速固结,强度迅速提高,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较高,而地基处理费用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水混凝土管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刚性排水桩,其特征是:由预制不透水混凝土管1和至少一段预制透水混凝土管2组成,预制不透水混凝土管和预制透水混凝土管上分别设有呈轴向的第一、二通孔11、12,所述第一、二通孔密封相通,相邻预制透水混凝土管上的第二通孔之间相互密封连通。
预制透水混凝土管的一种透水结构是:其管壁由透水混凝土制成。
预制透水混凝土管的另一种透水结构是:预制混凝土管的立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呈轴向的第一排水槽3,预制混凝土管的上、下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有第二排水槽4,第二排水槽的位置与第一排水槽相对应,第二排水槽一端对应相通于第一排水槽,第二排水槽另一端相通于所述第二通孔,设有一透水膜9,透水膜连续覆盖于第一排水槽上,透水膜凹陷于排水桩的立面。
透水膜也可连续覆盖于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上,透水膜凹陷于排水桩的立面及对应上、下端面。
设有塑料排水槽,塑料排水槽形状与第一排水槽形状相匹配,塑料排水槽连续置于第一排水槽中,透水膜连续覆盖于塑料排水槽上。(当然第二排水槽中也可设置塑料排水槽)
本例预制混凝土管的立面上均匀间隔设有三个第一排水槽,预制混凝土管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三个第二排水槽,对应位置的第一、二排水槽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钰泽,未经梁钰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