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泵变节流缓冲式双作用摆缸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37729.6 | 申请日: | 2008-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4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曹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天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5/04 | 分类号: | F15B1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1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泵 节流 缓冲 作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形分配阀的驱动油缸,尤其是一种混凝土泵变节流缓冲式双作用摆缸。
背景技术
管形阀是混凝土泵送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分配阀,它在工作过程中的间歇性摆动是由液压油缸驱动而完成的;混凝土输送泵的工作特点决定了该油缸的工作条件比较差,即因其摆动幅度小、摆柄短、摆动频率高(近30次/分种),且一次摆动须在瞬间完成(规定不超过0.3秒),这就要求驱动分配阀的摆动油缸必须在高压、高速下完成短距离运行,致使其所产生的冲击、振动十分严重;若没有良好的液压缓冲性能将严重影响混凝土泵送机械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目前,所采用的分配阀驱动油缸主要有柱塞式单作用缸和活塞式双作用缸。对于柱塞式单作用缸,由于其柱塞导向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其中心线会偏离缸筒中心线,致使缓冲装置的对中性很难得到保证而出现机械撞击,这一方面严重影响缓冲效果,另一方面机械碰撞产生的金属碎屑污染油液,机械碰撞改变配合零件外形而影响缓冲性能;尽管人们对此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虽然现有的用作混凝土泵送机械摆动油缸的活塞式缸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柱塞缸的不足,但由于其缓冲节流通道大小固定不变或不能根据缓冲需要进行调节,致使其缓冲效果很不理想,冲击振动明显。为此,一种全新的适用于混凝土泵送机构管形分配阀的变节流缓冲式双作用摆缸就应运而生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泵变节流缓冲式双作用摆缸。该混凝土泵变节流缓冲式双作用摆缸用于驱动混凝土泵管形分配阀时,具有极佳的缓冲减振效果,使混凝土输送泵工作平稳,振动和噪声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泵变节流缓冲式双作用摆缸,主要由活塞杆、导向套、缸筒、活塞、缸底、单向阀、可调节流装置组成,其特征是:在缸筒内装有一个活塞杆和活塞,在缸筒左端安装有导向套,在导向套内设置有防尘圈和密封圈;导向套通过螺纹与缸筒紧固相连;在活塞杆的右端设有活塞,在活塞外圆柱面上加工安装有支承环、密封圈的环形凹槽。活塞杆通过螺纹与活塞固定连接,并由锁销锁紧固定,活塞杆右端的圆柱体为缓冲柱塞,缓冲柱塞与缸底上的轴向孔配合组成缓冲装置;缓冲柱塞的前端部为锥面;缸筒的右端设有缸底,缸底与缸筒焊接,在缸底上有进油孔a、缓冲孔b、进油道c、缓冲油道d,且它们相互连通;在进油道上装设有单向阀,在缓冲油道上装设有节流能力可调的固定式节流装置。
其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可使该实用技术用于驱动混凝土泵管形分配阀时,具有极佳的缓冲减振效果,使混凝土输送泵工作平稳、振动和噪声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仅能大大提高了混凝土输送泵的调试合格率,而且还缩短了调试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的剖面图。
图中,1活塞杆,2导向套,3缸筒,4活塞,5锁销,6缸底,7支承环,8密封圈,9单向阀,10可调节流装置,a进油孔、b缓冲孔、c进油道、d缓冲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中,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活塞杆(1)、导向套(2)、缸筒(3)、活塞(4)、缸底(6)、单向阀(9)、可调节流装置(10)组成。导向套(2)通过螺纹与缸筒(3)紧固相连,并对活塞杆(1)起支承和导向作用,其内设置有防尘圈和密封圈,以防止油液外漏和外界尘土进入缸内。
在活塞杆(1)的右端设有活塞(4),在活塞内设置有支承环(7)、密封圈(8)和锁销(5)。活塞杆(1)通过螺纹与活塞(4)固定连接,并由锁销(5)进一步锁紧固定,其右端最小的圆柱体为缓冲柱塞,与缸底(6)上的轴向孔配合组成缓冲装置;缓冲柱塞的前端部为锥面,以改善缓冲性能和对中性能。
缸筒(3)的右端设有缸底(6),缸底(6)与缸筒(3)焊接,在缸底(6)上加工有进油孔a、缓冲孔b、进油道c、缓冲油道d等,且相互连通;在进油道上装设有单向阀(9),在缓冲油道上装设有节流能力可调的固定式节流装置(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天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天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信设备的免费通信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磨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