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制冷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37645.2 | 申请日: | 200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1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秦松祥;滕正亚;钱宏;周洪林;施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裕华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余热 回收 装置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对制冷系统产生的废弃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
背景技术:
通常,制冷系统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组成,它们之间用制冷剂流通管路加以串接而成。制冷系统工作时,低温气态制冷剂被吸入制冷压缩机进行压缩,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入冷凝器进行放热冷凝,流出冷凝器的制冷剂呈低温、高压、液态,进一步流入膨胀阀,低温、高压、液态的制冷剂从细小的管路进入膨胀阀突然放大的开口时,体积急剧膨胀而迅速气化,进入蒸发器,吸收大量的热而产生制冷效果。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呈低温、低压、气态,又被压缩机吸入进行压缩而完成一次完整的制冷循环。在上述制冷循环中,由冷凝器散发的热量直接排入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冷凝器放出的热量直接排入环境中,既形成了对环境的“热污染”,又浪费了宝贵的能源的问题,在冷凝器外加装一余热回收装置,将上述热量加以回收利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制冷系统,由制冷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及制冷剂流通管路组成。其特征是,在冷凝器外加装一余热回收装置,在余热回收装置上还安装有冷水进水管路和热水出水管路,以进出于管路中的水作为余热回收的介质,用以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在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外加装了余热回收装置,使制冷系统原本经由冷凝器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热能得以回收利用,不仅节约了宝贵的能源,而且消除了“热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制冷压缩机,2为制冷剂流通管路,3为余热回收装置,4为进水管,5为出水管,6为冷凝器,7为膨胀阀,8为蒸发器,此外,本发明的结构中尚有制冷系统常用的电磁换向阀、电器控制装置、风机、外包壳体等,图中未画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阐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由制冷压缩机(1)、制冷剂流通管路(2)、冷凝器(6)、膨胀阀(7)、蒸发器(8)以及图中未画出的电器控制装置、风机、电磁换向阀等组成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与通常的制冷系统不同的是,本发明在冷凝器(6)的外面加装了余热回收装置(3),将通常由冷凝器向环境排放的热量收集起来,并通过余热回收装置(3)上安装的进水管(4)和出水管(5)将收集到的热量传输出去。其中进水管(4)输入的是冷水,出水管(5)输出的是热水,且进水管(4)和出水管(5)通过余热回收装置(3)相连通,输出的热水即可输送给需要热水的地方使用。由于制冷系统工作时通过冷凝器向环境排放的热量相当多,这些热量其实都是由电能或机械能转换而来,排放于环境中不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能源,而且还会对环境形成“热污染”,本发明就可将通常的制冷系统向环境排放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不仅节约了宝贵的能源,还可消除“热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由于在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外加装了余热回收装置,相当于降低了“制冷热源”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裕华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泰州市裕华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的纸浆模塑缓冲包装件
- 下一篇:新型管壳式双壳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