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润滑定量分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7623.6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6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居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5/00 | 分类号: | F16N25/00;F16N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38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定量 分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润滑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润滑定量分配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润滑定量分配器,是由分配器壳体,壳体上部作端盖的定量接头,壳体内的储油腔,弹簧以及下部的排油单向阀构成,其中弹簧上端固定于定量接头上,下端与定量柱塞相接,定量柱塞与定量接头间留有间隙,即定量柱塞行程。当进油时,定量柱塞上推压缩弹簧,油腔储油;系统卸荷时弹簧推动定量柱塞下移,润滑油由排油单向阀注入需润滑点,完成定量润滑动作。同时,为方便监控分配器的工作,目前润滑定量分配器多做成定量柱塞上装配O型圈,上端装配指示杆(或者将指示杆与定量柱塞做成一体的),指示杆从定量接头处伸出以实现监控功能。但这样指示杆处会有泄漏或指示杆不动作现象。另外,现有润滑定量分配器结构上多采用定量接头,壳体,排油单向阀三部分组成,不易拆装,尤其需要改变分配器的排量时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方便拆装置,可防止指示杆处漏油的润滑定量分配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润滑定量分配器,包括壳体,壳体由注油体与定量器装配而成,定量器包括定量油缸、定量接头和限量垫,定量油缸的一端与限量垫过盈配合,另一端与定量接头相接,定量器内设有指示杆、柱塞、弹簧和限位块,指示杆设在柱塞上,指示杆与定量接头接合处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润滑定量分配器,其中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前述的润滑定量分配器,其中所述注油体与定量器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前述的润滑定量分配器,其中所述注油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出油口与注油体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出油口上设有油管接头。
前述的润滑定量分配器,其中所述定量器外表面设有排量标记。
前述的润滑定量分配器,其中所述定量油缸与定量接头相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
前述的润滑定量分配器,其中所述带指示杆的柱塞的端部设有一个十字交叉孔,带指示杆的柱塞与定量油缸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与十字交叉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壳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注油体,另一部分为定量器,在分配器的排量需要改变时,只需将原来排量的定量器拆下,换上新排量的定量器即可,拆装方便。由于定量器上打印了排量标记,非专业人士也可轻松更换分配器排量,方便快捷。指示杆与定量油缸接合处加密封圈,取消了柱塞与定量油缸结合处的密封圈,将柱塞与定量油缸的间隙变大,并在柱塞上打一十字交叉孔,使定量油缸中的润滑油在储油和排油的过程中利用自补偿原理,很好的解决了指示杆与定量油缸结合处的漏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量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是一种润滑定量分配器,将壳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注油体3,另一部分为定量油缸12,定量油缸12的端部与限量垫16过盈配合,另一端与定量接头10装配,形成一个可独立存在的组件——定量器1。注油体3与定量器1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2。注油体3上设有进油口7和出油口5,出油口5与注油体3之间设有密封圈4,出油口5上设有油管接头6。在定量器1上设有排量标记8,可显示定量器1的排量。在定量器1内装配弹簧15、带指示杆柱塞9、限位块14、及O型圈11和13。在分配器的排量需要改变时,只需将原来排量的定量器拆下,换上新排量的定量器即可,由于定量器上打印了排量标记,非专业人士也可轻松更换分配器排量,方便快捷。
定量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为解决指示杆与定量接头结合处泄露问题,将O型圈13装配于指示杆与定量接头10的接合处,将带指示杆柱塞9与定量油缸12间间隙变大,同时带指示杆柱塞9端部打一十字交叉孔17,这样,在定量器1储油时,带指示杆柱塞9向左移动,推动弹簧15,直至带指示杆柱塞9被限位块顶住,储油过程结束。在此过程中,原来位于弹簧腔中的油液会从柱塞与定量油缸12的间隙及十字交叉孔17中流入储油腔,减小了弹簧腔中的油液压力,使O型圈13能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而在注油时,弹簧15推动带指示杆柱塞9向右移动,储油腔中油被排出,但部分油液会从柱塞间隙及十字交叉孔17流入弹簧腔,避免出现因为弹簧腔存在负压而导致定量器弹簧15无法复位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同等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