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式微型高压压力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7576.5 | 申请日: | 200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9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健;刘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祖健;刘承荣 |
主分类号: | G01L27/00 | 分类号: | G01L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000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式微 高压 压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是一种工业流程现场使用的高压压力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模块式微型高压压力源。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流程现场中经常需要对压力元件进行耐压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管道将需要检测的压力连接到测压元件处,不仅连接复杂,而且体积大,成本高,因此设计一种适合于现场使用的,体积小、保压性能好的小型高压压力源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工业现场压力源存在的体积大、连接复杂、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一种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使用方便的模块式微型高压压力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块式微型高压压力源,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集成式模块,在所述的集成式模块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手泵、增压泵、水杯接口、单向阀、压力输出接头和压力释放阀,水杯接口的一端与水杯相连,它的另一端通过集成式模块中加工出的通孔与单向阀的进口端相通,单向阀的出口端通过位于集成式模块中的通孔分别与手泵、增压泵、压力传感器、压力输出接头及压力释放阀相连通;在集成式模块上还设有将压力释放阀中压力释放的通孔;压力输出接头通过高压管与被测耐压元器件的输入端相连。
在所述的集成式模块还安装有放水快拧接头和回水快拧接头,放水快拧接头和回水快拧接头通过位于集成式模块外的PU管相连形成回路,放水快拧接头安装在与压力释放阀相连的压力释放通孔的出口端上,回水快拧接头与水杯接口相连通。
所述的高压管可为高压不锈钢管。
所述的单向阀包括进口端阀螺母、阀片、单向阀体、齿片和出口端螺母,进口端阀螺母旋装在单向阀体的进口端上,出口端螺母旋装在单向阀体的出口端上,阀片安装在单向阀体中并与进口端阀螺母上的进口相抵,齿片安装在单向阀体和出口端螺母之间,齿片的一端插入单向阀体上的出水孔中,另一端与安装在出口端螺母中的弹簧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块化设计,可避免许多联通管的机加工、焊接,具有省材、省工、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优点,适合于压力校验仪生产厂家表源合一,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配套件。
本实用新型不但量程高,封性能好而且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即使在高温情况下,也不会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而产生联通管体膨胀的现象,有利于压力保持,同时由于单向阀设在模块内部,其出口处无须增加截止阀就能达到高压密封性能。单向阀无论是吸入液体或压出的水均不泄漏,当低压泵压出后,即使超过100MPa压力,高压单向阀也不会回水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模块式微型高压压力源,它包括一个集成式模块14,在所述的集成式模块14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手泵3、增压泵4、水杯接口2、单向阀13、压力输出接头11和压力释放阀5,其中单向阀13埋装在集成式模块14上加工出的安装孔中,在单向阀13安装好后,可采用带有螺纹的单向阀堵头9将单向阀13定位在集成式模块14中,压力传感器10、手泵3和增压泵及压力输出接头11均通过相应的螺纹连接方式与集成式模块14相连。水杯接口2的一端与水杯1相连,它的另一端通过集成式模块14中加工出的通孔与单向阀13的进口端相通,单向阀13的出口端通过位于集成式模块14中的通孔分别与手泵3、增压泵4、压力传感器10、压力输出接头11及压力释放阀5相连通,压力输出接头11通过高压管12(可采用高压不锈钢管)与被测耐压元器件的输入端相连。在集成式模块14上还设有将压力释放阀5中压力释放的通孔,压力释放阀5的出口直接与该通孔相连,以便于当压力释放阀5打开时,管路中的压力水能通过该通孔直接排放。具体实施时,为了不使经过压力释放阀5释放的压力水直接排出而造成污染,也可在集成式模块14安装放水快拧接头6和回水快拧接头8,再使放水快拧接头6和回水快拧接头8通过位于集成式模块14外的PU管7相连形成回路,放水快拧接头6安装在与压力释放阀5相连的压力释放通孔的出口端上,回水快拧接头8与水杯接口2相连通,这样从压力释放阀5中流出的液体通过放水快拧接头6和PU管7回至回水快拧接头8中再进入水杯1中实现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祖健;刘承荣,未经刘祖健;刘承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5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太阳能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消防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