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37489.X | 申请日: | 200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00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丕;马浩云;廖启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447;H01R12/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电性连接晶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性连接晶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结构一般包括基座、容设于基座中的导电端子、框设于基座外围的固定框,以及枢接于固定框侧边的压板和拨杆。基座设有承载晶片模组的承接面及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面。将电连接器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再将晶片模组组设于基座承接面上,将压板盖合于晶片模组上,旋转拨杆至扣合状态以将晶片模组稳定固定于基座上,通过基座中的导电端子实现晶片模组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然,该等结构的电连接器,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由于组成基座的盖体与绝缘本体之间紧密连接,盖体与绝缘本体之间存在的空间很小,然而,随着晶片模组的频率越来越高,电连接器运行及将电连接器焊接至印刷电路板上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该热量集合在盖体与绝缘本体之间的空间中而无法及时散发,从而导致电连接器温度升高,进而影响晶片模组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先前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其能有效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大体成矩形的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内且下端延伸出绝缘本体下表面的导电端子及大体形状与绝缘本体一致的盖体,该盖体包括上表面及下表面,上表面与一晶片模组相连接,下表面设有向下延伸的承靠面且扣合于绝缘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盖体下表面设有承靠面,则盖体与绝缘本体之间存在一定空隙,如是,增加了该电连接器的散热通道,从而增加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电连接器100用以电性连接晶片模组(未图示)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包括绝缘本体20、覆盖于绝缘本体20上的盖体10及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20内的导电端子30。
绝缘本体20大体为矩形平板状,包括大体成矩形的平板部202,设置于平板部202上且上下贯通的若干端子收容孔201及由平板部202一侧延伸出的安装部203。前述端子30分别对应收容于上述端子收容孔201内。安装部203包括有一安装孔204及分布于安装孔204两侧的两狭槽205。两狭槽205内分别设有两金属条状物61。平板部202两侧还设有若干卡块209。
盖体10包括形状与绝缘本体20的平板部202大体相同的承接部104、由承接部104两侧向下延伸而成的侧边107、若干设置于承接部104上且上下贯穿的通孔103及由承接部104侧向延伸而出的延伸部105。承接部104分为上表面1041及下表面1041’,上表面1041中间较低,进而形成一凹陷部1042,四周较高,从而形成一外围承靠面102。所述通孔103则分布于上表面1041的凹陷部1042内。凹陷部1042内还设有若干中央承靠面101。下表面1041’与上表面1041结构相似,同样设有凹陷部1042’、外围承靠面102’及中央承靠面101’。两侧边107分别设有若干卡持部1071以卡持上述绝缘本体20的卡块209。延伸部105叠置于上述绝缘本体20的安装部203上,包括有一收容孔106与绝缘本体20的安装孔204重叠。
端子30包括有固持部(未标号)、对接部(未标号)及焊接部(未标号),其中焊接部延伸出绝缘本体20的下表面且底端连接有锡球301。
安装时,用一凸轮60同时收容于盖体10上的收容孔106及对应的绝缘本体20上的安装孔204内。凸轮60转动而驱动盖体10相对于绝缘本体20滑移为业界所熟知技术,此处不再赘述。狭槽205内的金属条状物61用于在盖体10相对于绝缘本体20滑移的过程中减少凸轮60对绝缘本体20的损坏。盖体10最终籍卡持部1071与卡块209之间的配合而固持于绝缘本体20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盖体10下表面1041’设有承靠面102’,101’,则盖体10与绝缘本体20之间存在一定空隙,如是,增加了该电连接器100的散热通道,从而增加了散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OW-E调光玻璃
- 下一篇:双火室逆向消烟高效节能环保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