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3L双顶置16气门进气侧汽油机机械挺柱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7254.0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25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生;郭威;杨林强;杨志恒;阎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4 | 分类号: | F01L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3 双顶置 16 气门 进气侧 汽油机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发动机机械挺柱。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国汽车保有量地不断增加,以及汽车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汽车轻量化技术越来越受到各大汽车厂商的重视。大众、宝马、通用、三菱、雷诺、丰田等都采用了机械挺柱技术,它结构简单,质量轻,加工方便,工作可靠,有效的降低了发动机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机械挺柱不需要专门的润滑油路,也使得缸盖、凸轮轴等其他配合的零部件设计结构更为简单,因此在中、小型发动机中应用比较广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与1.3L双顶置16气门汽油机的配气机构配套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3L双顶置16气门进气侧汽油机机械挺柱。
具体的技术设计方案如下:
1.3L双顶置16气门进气侧汽油机机械挺柱包括机械挺柱体,所述机械挺柱体的顶面为球面。
机械挺柱外径为31±1mm,机械挺柱内径为29.2±1mm,机械挺柱高度为23.5±0.5mm,
机械挺柱体顶面的球面半径为11000-13000±1000mm,使得机械挺柱与凸轮轴桃子部分接触更平滑,减少磨损。机械挺柱表面采用碳氮共渗,并经淬火处理,提高了表面硬度,增加了机械挺柱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
机械挺柱的分组尺寸为0.02mm,组数范围28~35,最佳组数31,可以满足发动机对进、排气门间隙的控制要求。
本实用新型机械挺柱结构简单,质量轻,加工方便,工作可靠,有效的降低了发动机的制造成本,且不需要专门的油路润滑,提高发动机的紧凑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机械挺柱是凸轮的从动件,其功用是将来自凸轮的运动和作用力传给推杆或气门,同时还承受凸轮所施加的侧向力,并将其传给机体或气缸盖。参见图1,该机械挺柱外径为31±1mm,机械挺柱内径为29.2±1mm,机械挺柱高度为23.5±0.5mm,机械挺柱体顶面的球面1半径为11000-13000±1000mm,与球面1对应的机械挺柱内表面2和气门推杆接触。机械挺柱分组尺寸H为0.02mm,组数为31,组数范围28~35。挺柱表面采用碳氮共渗,并经淬火处理,提高了表面硬度,增加了机械挺柱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多媒体GPS导航一体装置
- 下一篇:背光模组及其膜拉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