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6863.4 | 申请日: | 200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6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强;张嘉尹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13/00;F21Y10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00江苏省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板,尤其是一种可使进入其中的光线的主轴产生偏移从而导正光线行进方向和使光线均匀分配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主要用于供应具有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平面光线,使LCD能正常显示影像。近期,因产品结构的特殊需要,开发出新型的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该背光模组(1)至少包含有边长不相等的多边形导光板(11),导光板(11)的一面为出光面(111),相对于出光面(111)的位置为反光面(112),并且在导光板(11)的至少一个夹角处形成入光面(113),在该入光面(113)处设置有LED灯源(A)。如图2所示,当灯源(A)输出的光经入光面(113)射入导光板(11)内部时,因灯源(A)的光束的主轴(B)并非恰位于与入光面(111)的对角的最佳位置,形成的光场并非与显示器的视窗C的最佳位置,且越远离该光束主轴B的两旁侧其光能亮越是衰弱,最终使得导光板(11)的光线均匀化不足,影响后续的出光。
为解决上述问题,已有业者开发出较新的设计,如图3和图4所示,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设置有多个V型的导光体(114),欲借由V型光导体(114)的设置使得LED灯源(A)的光线透射之后,进入导光板(11)中的光线可获得扩散的效果。如此,虽然可将入射到导光板(11)中的光线有所扩散,但其光束主轴B仍非位于入光面(111)的对角的最佳位置,整个光场构成的位置也不是显示器作为视窗C中央的最佳位置,对后续出光的应用仍未达到最佳的表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边长不相等的多边形导光板的光场分布不佳导致背光模组后续出光不利于显示器在展示时的表现而提供一种具有导正光场的导光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在边长不相等的多边形导光板中,至少形成一个与两侧端边面相连的入光面,该入光面上设置有多个V型光导体,且这些V型光导体的两斜边的长度不相等。利用入光面设置有多个两斜边不等长的V型光导体,光线经V型光导体的作用而使其光束扩散,而且,V型光导体的两不等长的斜边对折射后的光线产生不同程度的调配,使光线经其作用进入导光板后偏移该光线的光束主轴,而使光线的光场恰位于显示器的视窗的中央区域位置。
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有多个两斜边不等长的V型光导体,进一步令该V型光导体设置成疏密不一状,使光线可再借由疏密不一的V型光导体的设置,对光线产生进一步的调配作用,有助于光线后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光线运动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另一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光线的运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光线运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
1、背光模组;11、导光板;111、出光面;112、反射面;113、入光面;114、V型光导体;
2、导光板;21、出光面;22、反射面;23、入光面;231、V型光导体;
A、LED灯源:B、光束主轴;C、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为边长不相等的多边形板材或片材,它具有出光面21、位于出光面21相对位置的反射面22以及形成在导光板2的至少一边端面的入光面23,该入光面23的两侧分别与导光板2的两个侧边端面相连接,且入光面23的上下部分别与出光面21和反射面22相连,其中,出光面21用以将光线引导离开导光板2,反射面22可对射到该面的光线进行反射,使光线反朝向出光面21的方向行进,入光面23用以接受所匹配灯源A发出的光,该入光面23中更设置有多个V型的导光体231,且该等V型光导体231的两斜边的长度不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8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剪发器动力线圈
- 下一篇:以铜包铝为导体的数字通信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