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丝喷丝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6336.3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85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平;徐翔华;杨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32 | 分类号: | D01D5/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2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丝 喷丝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复合纤维的纺丝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生产并列型复合纤维的纺丝喷丝头。
背景技术
纺丝组件是生产复合纤维的关键设备,决定了复合纤维的弹性、卷曲性、染色性及其他性能的优良与否。原有的并列型复合纤维都是用传统的复合纺丝组件生产的。采用传统的纺丝组件的复合纺丝技术是,在进入喷丝孔之前,两种成分彼此分离,互不混合,在进入喷丝孔的瞬间,两种液体接触,凝固粘合成一根丝条,从而形成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组分的复合纤维。这种复合纤维纺丝组件一般包括使两种不同的成分合流的分配板以及与分配板相结合的用于将合流的两种聚合物缩小直径后从纺出孔纺织出的喷丝头板,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工艺控制难度大,并且纤维两组分在界面上容易互相扩散,影响复合纤维的各项性能;另外,大多数喷丝孔设计为圆形,生产出的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也是圆形的,不具有异卷曲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纺丝喷丝头,该纺丝喷丝头结构简单,适于生产各种并列型复合纤维,且生产出的并列型复合纤维的界限清晰、具有异卷曲性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丝喷丝头,包括喷丝板,所述喷丝板上开设有第一组分喷丝孔和第二组分喷丝孔,第一组分喷丝孔的轴心线与第二组分喷丝孔的轴心线在喷丝板之外的地方相交。
所述的第一喷丝孔具有位于所述的喷丝板上表面的第一喷入口及位于喷丝板下表面的第一喷出口,第二喷丝孔具有位于喷丝板上表面的第二喷入口及位于喷丝板下表面的第二喷出口,第一喷入口的直径大于第一喷出口的直径,第二喷入口的直径大于第二喷出口的直径。
所述的第一喷出口、第二喷出口之间的距离为优选为0.1~0.5毫米。
所述的第一喷出口、第二喷出口之间的距离进一步优选为0.15~0.3毫米。
所述的第一喷出口的轴心线与第二喷出口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优选为0~90度,并更进一步优选为45~90度。
上述第一喷组分喷丝孔、第二组分喷丝孔为圆形孔。在喷丝板上可以开设有多个上述的第一喷丝孔和第二喷丝孔。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纺丝喷丝头具有两列喷丝孔,且该两列喷丝孔的轴心相向倾斜,轴心相交的位置在喷丝板之外的地方,将制成复合纤维的两种组分在两个相近的喷丝孔中流出,在出喷丝板后两根丝粘结为一根,由于在复合喷丝板的出口以上两组分都是独立的,组分的粘合点在喷丝板下方,将其用于生产复合纤维时,聚合物粘度以及纺丝温度不会对并列型复合纤维的“倾侧”(kneeing)造成影响,工艺控制难度小,生产出的并列复合纤维的界限清晰,在具有复合纤维的优良性能的同时,组成复合纤维的两组分能充分保持各自的性能优点(如卷曲性能不同引起的自然卷曲、上染率不同引起的双色效应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截面示意图;
其中:
1、喷丝板;10、第一组分喷丝孔;11、第二组分喷丝孔;100、第一喷入口;101、第一喷出口;110、第二喷入口;111、第二喷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纺丝喷丝头的喷丝板1上开设有相向倾斜的第一组分喷丝孔10及第二组分喷丝孔11。
第一组分喷丝孔10在靠近喷丝板1下表面的位置收缩变窄,第一喷入口100的直径大于第一喷出口101的直径;第二组分喷丝孔11在靠近喷丝板1下表面的位置也收缩变窄,第二喷入口110的直径大于第二喷出口111的直径。
第一喷出口101及第二喷出口111均位于其下表面上。为了保证纺出的复合丝的各项性能均达到最佳,第一喷出口101及第二喷出口111之间的距离c设计为0.15~0.3毫米,第一喷出口101、第二喷出口111的之间的夹角α设计为45~90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分喷丝孔10及第二组分喷丝孔11为圆形。
综上,将制成复合纤维的两种组分在两个相近的喷丝孔中流出,在出喷丝板后两根丝粘结为一根,由于在复合喷丝板的出口以上两组分都是独立的,组分的粘合点在喷丝板下方,将其用于生产复合纤维时,聚合物粘度以及纺丝温度不会对并列型复合纤维的“倾侧”造成影响,工艺控制难度小,生产出的并列复合纤维的界限清晰,在具有复合纤维的优良性能的同时,组成复合纤维的两组分能充分保持各自的性能优点(如卷曲性能不同引起的自然卷曲、上染率不同引起的双色效应等),从而最终体现出一般复合纤维所没有的特殊形状和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文件拍摄仪
- 下一篇:数控激光切割机的复合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