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碟式环阀高效排渣分离机的排渣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6216.3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01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华;李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减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1/00 | 分类号: | B04B11/00;B04B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9江苏省无锡市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碟式环阀 高效 分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速碟式环阀高效排渣分离机的排渣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分离机如图3所示:分离筒21安装于立轴16上,在分离筒21的上面设置筒盖25,在分离筒21与筒盖25间形成分离腔38,在分离腔38的中央设置内部带有污水进入通道40的盘架31,在盘架31的外壁设置若干倒扣的碟片24,在分离筒21的上面设置可以相对分离筒21上下滑动的活塞22,在分离筒21或筒盖25上设置排渣口37,其排渣机构,由尼龙阀63,作用滑块60,12个作用弹簧61,弹簧座62组成,由一组螺钉固定安装在分离筒21的底部。通过控制活塞22的上下运动以实现密封和排渣功能,这种机构存在的缺陷是:1、结构复杂,制造困难,生产周期长。2、耗费大量的钢材和有色金属,浪费了人力资源,增加了能耗。3、由于齿轮传动的精度要求很高,故维修复杂,使修理成本增加。4、在高速运转时易产生振动和噪音。5、为了提高耐腐蚀性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分离机的主要零件,由于材料强度不够高,限制了转速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高速碟式环阀高效排渣分离机的排渣机构,以简化结构,降低能耗,并方便维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分离筒安装于立轴上,在分离筒的上面设置筒盖,在分离筒与筒盖间形成分离腔,在分离腔的中央设置内部带有污水进入通道的盘架,在盘架的外壁设置若干倒扣的碟片,在分离筒的上面设置可以相对分离筒上下滑动的活塞,在分离筒上设置排渣口,其特征是:在分离筒内设置控制通道,该控制通道与形成于活塞与分离筒间的空隙连通,并在控制通道上设置用于关闭或打开控制通道的控制阀,当打开控制阀时,位于活塞底部的高压流体经泄压通道进入控制阀内排出泄压,使活塞下降,打开排渣口。
在盘架的外壁上设置用于排出轻质流体的内侧通道,在筒盖的上部内侧设置内盖,并在筒盖与内盖间形成用于排出污水的外侧通道。所述分离筒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形,所述筒盖呈上小下大的喇叭形,所述活塞的形状与分离筒的形状吻合。所述筒盖呈上小下大的喇叭形,所述内盖的形状与筒盖的形状吻合。
在内盖的上端设置顶盖,在顶盖的上面设置比重环,在顶盖与比重环间形成污水通道的出口段,在比重环的下端设置法兰边,在筒盖的上端设置螺帽,所述比重环的法兰边位于螺帽与筒盖之间;
在盘架的上端设置端盖,在端盖上连接污水进口管,该污水接口管的下端与所述污水进入通道连通;在顶盖上设置轻质流体的排出口,所述轻质流体的内侧通道与轻质流体的排出口连通。
在所述分离筒与活塞的滑动面上设置密封环;在筒盖与活塞的接触面上设置密封环,并在筒盖与活塞的接触面间形成用于关闭或打开排渣口的阀口。
在分离盘的下端设置配水盘,在该配水盘内设置环形的配水腔,所述控制通道与该配水腔连通。在分离筒、筒盖及活塞的表面设置纳米陶瓷镀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传统的机型相比较具有很强的经济竞争力和技术优势,可大量替代或淘汰老产品。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生产工艺简单,零件数量少,老机型总零件为150个而新机型为60个,减少了6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机构图。
图2是图1中D的放大图。
图3是传统的分离机构图。
图4是分离机工作时的物料走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5所示:分离筒21安装于立轴16上,在分离筒21的上面设置筒盖25,在分离筒21与筒盖25间形成分离腔38,在分离腔38的中央设置内部带有污水进入通道40的盘架31,在盘架31的外壁设置若干倒扣的碟片24,在分离筒21的上面设置可以相对分离筒21上下滑动的活塞22,在分离筒21上设置排渣口37,在分离筒21内设置控制通道35,该控制通道35与形成于活塞22与分离筒21间的空隙36连通,并在控制通道35上设置用于关闭或打开控制通道35的控制阀33,当打开控制阀33时,位于活塞22底部的高压流体经泄压通道55进入控制阀33内排出泄压,使活塞22下降,打开排渣口37。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活塞22处于关闭位置,即活塞22处于上位,这时,推动活塞22上升的液体经升压通道56进入活塞22的底部。密封腔57起储水的作用,当密封腔57内的液体加满时,就进入配水腔48,然后再经过控制通道3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去打开控制阀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减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减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