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蛇管式连续出料再沸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6027.6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54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1009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蛇管式 连续 出料再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蛇管式连续出料再沸器,是一种精馏过程的加热和连续出料设备,适应于混合溶液精馏分离或汽液平衡测定的加热,并实现液体连续出料。
背景技术
精密精馏和汽液平衡测定是化工、医药生产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和基础数据,精密精馏装置的种类很多,精馏装置的内部结构多种多样。目前所用的精密精馏装置在结构上,可分为填料式和板式结构,按操作方式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蒸馏装置。蒸馏装置一般是由圆底烧瓶、精馏柱、三通蒸馏头及冷凝管部分构成,采用圆底烧瓶加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底部加热面积小,加热速度慢,二是底部出料困难。实验室中为了实现底部连续精馏,塔的底部出料往往采用负压倒吸的方式实现,采用这种方式实现塔底出料,但过程复杂,不仅需要缓冲装置,同时需要配真空系统,有时物料会被真空系统带走,同时发现加热速度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精密精馏加热装置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底部出料,提高加热速度和高温加热的蛇管式连续出料再沸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蛇管式连续出料再沸器,在烧瓶的三通蒸馏头上分别连接有温度计套管和精馏柱,该精馏柱上连接有冷凝管,所述三通蒸馏头的另一开口为加料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烧瓶采用平底烧瓶;
所述的平底烧瓶中设有电加热蛇管(构成再沸器);
所述的精馏柱与冷凝管之间设有倒L形的真空夹套连接管,该真空夹套连接管一端与精馏柱上口连接,另一端与冷凝管上口连接;
该真空夹套连接管与精馏柱连接处设有回流接头,一回流管通过该回流接头与冷凝管下方的回流缓冲罐连接;
该回流缓冲罐下方连接有收集瓶。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有:
1、在真空夹套连接管上设有另一温度计(上方温度计)。
2、所述的精馏柱由两段精馏柱上下连接构成,两个精馏柱的连接处设有精馏进料口。
3、所述的“电加热蛇管”的具体结构是根据加热量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圈数,装进不同的电阻丝,蛇管的直径为6~8mm,阻丝与变压器连接,蛇管第一圈从釜底开始,圈与圈之间相差1~2mm,五圈蛇管尽量压在釜底。达到控制底部的温度。
4、所述的“底部出料口”用于底部出料,采用考克控制出料量,有时底部温度较高时,出料考克直接打开,采用硅橡胶管连接,再采用金属夹调节出料流量。
5、所述的“平底烧瓶”用于储存物料,内部包含加热蛇管,并设有温度计套管,上部采用24号磨口与精馏柱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蛇管式连续出料再沸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于使用,根据精馏的需要,可达到高温加热和连续出料的目的,具体表现为:①“电加热蛇管”具有较大的加热面积,根据加热量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圈数,装进不同的电阻丝,蛇管的直径为6~8mm,电阻丝与变压器连接,达到控制底部的温度。②底部出料,采用考克控制出料量,有时底部温度较高时,出料考克直接打开,采用硅橡胶管连接,再采用金属夹调节出料流量,采用这种方式,出料方便。③采用平底烧瓶储存物料,底部放置稳定,内部包含加热蛇管,并设有温度计套管,上部采用24号磨口与精馏柱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蛇管式连续出料再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现精馏过程的精馏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1为平底烧瓶,2为出料口,3为电加热蛇管,3为温度计套管,4为温度计套管,5为精馏柱磨口接口,6为加料口;图2中,1为平底烧瓶构成的再沸器,7为精馏柱,8为精馏进料口,9为回流管,10为精馏柱,11为回流接头,12为上方温度计,13真空夹套连接管,14为冷凝管,15为回流缓冲罐,16为收集瓶。蛇管式连续出料再沸器3,通过磨口5与精馏柱及冷凝管等连接。按图2连接好实验装置,不同部件均采用磨口连接,首先打开冷凝管14的冷却水,冷却水下进上出,然后在250ml的平底烧瓶1中加入待处理物料,打开电加热套3的电源进行加热,控制温度为组成分离所需要的温度,待塔顶、底温度稳定,原料、塔顶及塔底出料按比例进出料,根据需要可调节回流量,改变塔顶和塔底的组成。当混合物质处理完毕后,首先停止加热,待平底烧瓶温度降低后,停止冷凝管的冷却水,取三角烧瓶(收集瓶)16中样品及平底烧瓶中样品分析,顶、底出料组成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剂保护剂切割装置
- 下一篇:髋关节与踝关节通用机构及仿人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