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密纺纱机的纤维、粉尘自动清理装置的异形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5040.X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4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奕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66 | 分类号: | D01H5/66;D01H11/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2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密 纺纱机 纤维 粉尘 自动 清理 装置 异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密纺纱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紧密纺纱机的纤维、粉尘自动清理装置的异形管。属紧密纺纱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紧密纺纱机在纺纱三角区增加了一个毛羽聚合机构,毛羽聚合机构由异形管和套装在异形管上表面密布气孔的网格圈组成。异形管一侧的管壁上开有多个气流导槽,多个网格圈分别装在异形管的每个气流导槽上,而每个气流导槽对应一根纱线。当异形管与负压源相通,纱线通过网格圈时使纱线上的毛羽贴附在网格圈上,在异形管内负压气流作用下,纱线的毛羽随着网格圈的转动,在自捻过程中将毛羽缠绕在纱线上,以大幅度减少纱线表面的毛羽,使纱线表面清晰光滑,增加纱线的强度。现有的异形管在装好罗拉和两端装好轴承后,在轴承里端与罗拉间有一个沟槽,工作时纤维、粉尘等都堆积在该沟槽处,导致轴承被卡死,纤维等也会吸干轴承的润滑油,减少了轴承的寿命,而罗拉和轴承之间又必须留有沟槽,否则轴承即被卡死,这样就要频繁的换轴承,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保持轴承里端与罗拉间沟槽处的清洁的紧密纺纱机的纤维、粉尘自动清理装置的异形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紧密纺纱机的纤维、粉尘自动清理装置的异形管,该异形管具有封闭的行腔以及安装罗拉的“C”型槽,所述封闭的行腔与安装罗拉的“C”型槽相互平行设置,在异形管位于行腔一侧设有吸气接头,且异形管的管壁上设有与行腔相通的多个气流导槽,其特征在于:在异形管的与安装罗拉的“C”型槽相邻的管壁上还设有两个通孔,所述两个通孔与行腔和“C”型槽相通,所述两个通孔在异形管管壁上的位置与异形管在装好罗拉和两端装好轴承后在轴承里端与罗拉间的沟槽位置相对应。
工作时,异形管内的行腔通过吸气接头与负压气源相通,在负压的作用下,堆积在轴承里端与罗拉间的沟槽处的纤维、粉尘等杂物通过两个通孔即可被吸到异形管的行腔中,从而保持沟槽处的清洁,达到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能使异形管各处气流压力基本保持一致,提高纱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紧密纺纱机的纤维、粉尘自动清理装置的异形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异形管的紧密纺纱机的纤维、粉尘自动清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异形管1、罗拉2、沟槽3、轴承4、罗拉座5、通孔6、气流导槽7、吸气接头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所示的紧密纺纱机的纤维、粉尘自动清理装置的异形管,该异形管1具有封闭的行腔以及安装罗拉2的“C”型槽,所述封闭的行腔与“C”型槽相互平行设置,在异形管1位于行腔一侧设有吸气接头8,且异形管1的管壁上设有与行腔相通的多个气流导槽7,在异形管1的与“C”型槽相邻的管壁上还设有两个通孔6,所述两个通孔6与行腔和“C”型槽相通,所述两个通孔6在管壁上的位置与异形管在装好罗拉2和两端装好轴承4后在轴承里端与罗拉间的沟槽3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5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