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鞋套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4533.1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4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刘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华 |
主分类号: | A43B3/16 | 分类号: | A43B3/16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忠明 |
地址: | 2258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套,尤其涉及一种家庭用的鞋套。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家庭讲究室内卫生整洁,有客人来访时,都要换穿主人家的拖鞋,或套上一次性塑料薄膜鞋套。换穿拖鞋比较麻烦,有的客人有脚气或脚汗大,容易造成细菌传染,客鞋异味重、乱占地也不太雅观,而一次性塑料薄膜鞋套使用一次就丢弃,不仅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换鞋又能重复使用的家用鞋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鞋套,包括鞋底及鞋帮,鞋底的后跟设有弹性鞋卡,鞋帮为带状,鞋帮至少有一端与鞋底的鞋沿活动连接。
该家用鞋套在使用中,只要将客鞋置于鞋套的鞋底上,将鞋帮和鞋沿相扣合,后跟处的弹性鞋卡及鞋帮就会将鞋套固定在客鞋上,无需客人脱鞋,使用方便。
鞋帮与鞋沿的活动连接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鞋帮的端部设有齿圈,相应的鞋沿上设有齿孔,齿圈面向齿孔的端面上设有喇叭口,鞋帮的齿圈与鞋沿的齿孔相啮合。将齿圈挤进齿孔中,其喇叭口使齿圈不至于从齿孔中滑脱,齿圈与齿孔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在外力作用下齿圈能够在齿孔中转动一定角度,使鞋帮随之摆动,从而贴紧客鞋的鞋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齿圈外端面上设有脚踏板,脚踏板平行于鞋底且垂直于齿圈的端面。这样的结构,齿圈可以始终位于齿孔中,在穿鞋套时,只要用另一只脚踩脚踏板,使齿圈在齿孔中转动一定角度,即可使鞋帮随之摆动,贴紧客鞋的鞋面,整个过程无需客人弯腰。
弹性鞋卡可以为吊钩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家用鞋套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鞋帮与鞋沿啮合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沿A-A的剖视图。
图中:1鞋底、2啮合部、3鞋帮、4弹性鞋卡、5齿圈、6喇叭口、7齿孔、8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鞋套包括鞋底1及鞋帮3,鞋底1的后跟中部设有吊钩状的弹性鞋卡4,鞋帮3为带状,鞋帮3的两端与鞋底1的鞋沿通过啮合部2活动连接,鞋帮3也可以一端与鞋底1的鞋沿通过啮合部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鞋底1的另一侧鞋沿固定连接。
如图3及图4所示,鞋帮的活动端设有齿圈5,相应的鞋沿上设有齿孔7,齿圈5面向齿孔7的端面上设有喇叭口6,鞋帮3的齿圈5与鞋沿的齿孔7相咬合,齿圈5的外端面上设有脚踏板8,脚踏板8平行于鞋底1且垂直于齿圈5的端面。
使用时,将客鞋置于鞋套的鞋底1上,再将鞋帮3的齿圈5挤进鞋沿的齿孔7,使两者相扣合,齿圈5的喇叭口6将齿圈5固定在齿孔7内,齿圈5与齿孔7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在外力作用下,齿圈5能够在齿孔7中转动一定角度,使鞋帮3随之摆动从而贴紧客鞋的鞋面,鞋套后跟处的弹性鞋卡4及鞋帮3将鞋套固定在客鞋上。
鞋帮3与鞋沿之间的活动连接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如采用尼龙搭扣、束带与环扣,弹性鞋卡4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华,未经刘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4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颈垫
- 下一篇:治风湿凌目型角膜炎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