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式拖拉机动力输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4528.0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06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凤祥;肖德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悦达盐城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8 | 分类号: | B60K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拖拉机 动力 输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式拖拉机动力输出机构。
背景技术
轮式拖拉机动力输出机构包括从变速箱传递动力到农机具的动力输出主动轴、主动齿轮、动力输出轴、从动齿轮和壳体。动力输出主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内,主动齿轮设置在动力输出主动轴的一端。动力输出轴的外端部穿出壳体,其内端部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内,从动齿轮穿装在动力输出轴的内端部上,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为了防止动力输出轴从壳体窜出,通常在从动齿轮的左侧和右侧分别穿装有左轴套和右轴套,动力输出轴在右轴套的右端内孔处设有挡圈槽且在该槽内设有挡圈。工作时,动力输出主动轴从变速箱传递过来的动力,经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传递到动力输出轴的外端部,再由该外端部传递到农机具。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动力输出轴所受扭矩主要集中在该轴的外端部,而动力输出轴位于从动齿轮左侧的内端部的部分不承受扭矩,该部分主要起支撑作用。由于动力输出轴所受扭矩的外端部上设有挡圈槽,因而引起应力集中而降低了轴的疲劳强度,容易造成动力输出轴的扭断,这大大影响了动力输出机构的工作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性好的轮式拖拉机动力输出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轮式拖拉机动力输出机构,它含有动力输出主动轴、主动齿轮、动力输出轴、从动齿轮和壳体,动力输出主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内,主动齿轮设置在动力输出主动轴的一端,动力输出轴的外端部穿出壳体,其内端部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内,从动齿轮穿装在动力输出轴的内端部上且在其左侧和右侧分别穿装有左轴套和右轴套,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动力输出轴上设有挡圈槽且在该槽内设有挡圈,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的挡圈槽位于所述左轴套的右端内孔处。
由于在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的挡圈槽的位置在左轴套的右端内孔处,而该位置处在从动齿轮的左侧即不承受扭矩的位置上,这样一方面防止了动力输出轴从壳体的窜出,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现有技术在动力输出轴的外端部上设有挡圈槽而引起应力集中,使轴的疲劳强度降低,造成动力输出轴扭断现象的发生。因此通过上述的改进,动力输出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轮式拖拉机动力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动力输出主动轴,3.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左轴套,6.挡圈,7.挡圈槽,8.内端部,9.动力输出轴,10.外端部,11.右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轮式拖拉机动力输出机构主要含有动力输出主动轴2、主动齿轮3、动力输出轴9、从动齿轮4和壳体1。动力输出主动轴2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1内,主动齿轮3设置在动力输出主动轴2的一端。动力输出轴9的外端部10穿出壳体1,其内端部8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1内。从动齿轮4穿装在动力输出轴9的内端部8上且在其左侧和右侧分别穿装左轴套5和右轴套11,从动齿轮4与主动齿轮3相啮合。动力输出轴9上设有挡圈槽7且在该槽7内设有挡圈6,动力输出轴9上设有的挡圈槽7位于左轴套5的右端内孔处。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动力输出轴9上设有的挡圈槽7的位置移到左轴套5的右端内孔处,而该位置不承受扭矩,因此这不仅阻止了动力输出轴9从壳体1的窜出,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在动力输出轴9的外端部10上设有挡圈槽,引起应力集中而降低轴的疲劳强度,造成动力输出轴9扭断现象的发生。因此通过上述的改进,轮式拖拉机动力输出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好。同时由于上述的改进未增加其它零部件,因此生产制造成本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悦达盐城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悦达盐城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45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车滑动座面板
- 下一篇:轮式拖拉机前驱动桥总成中央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