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尼可调控的磁流变阻尼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33194.5 | 申请日: | 2008-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43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龚兴龙;郭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 地址: | 23002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调控 流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磁流变技术的阻尼器。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利用磁流变或电流变技术的可控阻尼器发展越来越迅速,磁流变或电流变阻尼器在振动控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其可控的减震性能在车辆工程,航天航空,土木工程,体育器材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磁流变液的主要组成分为软磁性颗粒、母液以及为了防止磁性颗粒沉降而添加的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很少的添加剂。其基本特征是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能在瞬间(毫秒级)从自由液体转变为半固体,呈现可控的屈服强度,而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磁流变阻尼器利用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在阻尼器上设置了磁场的阻尼通道,当阻尼器活塞与缸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则会挤压缸体内的磁流变液,使其从阻尼通道流过,当阻尼通道内没有磁场作用时,磁流变液为粘性流体,若对阻尼通道施加磁场,阻尼通道内的磁流变液发生硬化成为粘塑性体,导致活塞运动的阻尼力增大。调节磁场强度可以改变磁流变液的屈服强度,从而调节阻尼器的阻尼力的大小。
目前实用新型使用的磁流变阻尼器,不论是剪切式,挤压式还是阀式,磁流变液的阻尼通道主要有在电磁线圈内部和在电磁线圈与缸体之间两种形式。专利CN1187205C,CN2525303Y等,阻尼通道在电磁线圈与缸体之间,要求阻尼通道直径尽量小,才能获得较大的阻尼力,但阻尼通道的直径越小则制造成本就越高。阻尼器的阻尼通道必须为铁磁性材料制成,否则阻尼通道的磁路不能闭合,阻尼器就不能工作。美国专利Pat.6019201等,阻尼通道在电磁线圈内部,但磁场方向与磁流变液的流向不能保持垂直。磁流变液的流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会产生最大的阻尼力。美国专利Pat.6510929B1保证了磁流变液与磁场方向的垂直,但内部的磁流变液成链面积较少,不能产生大的阻尼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磁流变阻尼器阻尼通道面积小,产生阻尼力小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允许大面积的磁流变液成链、产生较大阻尼力、并且在活塞压缩和复原过程中产生不同阻尼力、满足不同减振要求的阻尼可调控的磁流变阻尼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阻尼可调控的磁流变阻尼器包括液压缸体3,液压缸体3内设有活塞6,活塞6连接着活塞杆2,活塞6夹层侧壁内设有电磁线圈10,活塞杆2一侧的液压缸体内部为上工作腔5,活塞另一侧的液压缸体内部为下工作腔7。
与电磁线圈10对应的活塞6内中部设有平行的两个以上圆板状空腔,两个圆板状空腔均垂直于活塞杆2;活塞杆2轴向中部设有阻尼通道13,位于上方的圆板状空腔顶部中间连通着阻尼通道13,阻尼通道13上端连通着出口14,出口14位于活塞杆径向,且连通着上工作腔5,位于下方的圆板状空腔底部中间连通着进口通道15,进口通道15的另一端口位于下工作腔7内;两个以上圆板状空腔对应面之间分别由四条以上的连接通管11连通;
所述下工作腔7下部的液压缸体内依次设有移动活塞18和内弹簧19;
液压缸体3外部套设有弹簧20。
所述位于活塞杆径向上的出口14为放射状的十字形出口。
所述四条以上连接通管11均布于圆板状空腔的圆周边缘。
所述移动活塞18的裙部设有一道以上的密封圈17。
所述活塞杆2的外伸端上设有圆形挡板21,液压缸体下工作腔7下端设有圆形固定连接块9,套设在液压缸体3上的弹簧20位于挡板21和固定连接块9之间。
上述结构中的两个以上的圆板状空腔、进口通道15、与活塞杆轴线平行的连接通道11、阻尼通道13和放射状出口14构成磁流变液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3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
- 下一篇:四辊破碎机二维进料溜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