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984.1 | 申请日: | 200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4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大江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散热率高、体积小的散热装置,用于各种电子器件以及电子电路的散热。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集成电路的散热要求日益增高。现有的集成电路的功耗已达到或超过100瓦/平方厘米,常用的风冷散热器的最大散热能力为75瓦/平方厘米,很难满足要求。传统的水冷散热器大多通过水槽来散热,该散热水槽采用铣削加工而成,其制造成本高,同时受机加工的影响,散热性能较低。近来,有一种采用光刻工艺加工的微型散热器,散热性能好,但加工成本高,其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率高、体积小、成本低的散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包括盖板、进水口、出水口、设置在箱体中的热交换芯体,其改进点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由N个换热板组成,每个换热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以上个孔,每个换热板与进水口、出水口相连通,形成流体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换热板依次交替叠加,层与层之间为紧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奇数层换热板的两侧设置有孔A、孔B,其中间部分设置有若干个孔,所述孔A与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孔B与出水口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偶数层换热板的两侧设置有孔D、孔H,所述孔D与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孔H与出水口相连通。
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箱体传导给热交换芯体,再通过每个换热板传导给冷却介质,如水或油,沿换热板上的流体通道,充分地进行热交换,将电子电路的工作热量排出,达到散热的要求。采用依次交替叠加的换热板构成的热交换芯体,大大缩小了散热装置的体积。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其它散热器散热率较低、体积较大的缺陷,其热交换充分,散热率显著提高。经多次试验,以水为冷却介质,采用厚度0.5mm的薄铜板冲裁而成的换热板,依次交替叠加构成的散热装置,当进口水温为35℃,流速0.2米/秒时,其散热率可达200瓦/平方厘米,是常用散热器的3~5倍。换热板采用普通冲裁工艺成型,便于加工,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奇数层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偶数层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盖板1、进水口2、出水口3、设置在箱体5中的热交换芯体4,其改进点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4由N个换热板401、402、403、404、......4N组成,每个换热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以上个孔,每个换热板与进水口2、出水口3相连通,形成流体通道;
参见图1和图2,所述换热板401、402、403、404、......4N依次交错叠加,层与层之间为紧配合。
为了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散热率,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换热板分为奇数层换热板和偶数层换热板,所述奇数层换热板401、403、405、......和偶数层换热板402、404、406、......的结构不相同。
由图3示出,所述奇数层换热板401、403、405、......的两侧设置有孔A、孔B,其中间部分设置有若干个孔C1、C2、C3、......,所述孔A与进水口2相连通、所述孔B与出水口3相连通。
参见图4,所述偶数层换热板402、404、406、......的两侧设置有孔D、孔H,所述孔D与进水口2相连通、所述孔H与出水口3相连通。
按照用户不同的需要,所述进水口2、出水口3可以设置在盖板1上,也可以设置在箱体5上。
本实用新型的盖板1和箱体5承受着压力,要求所述盖板、箱体的密封好、不得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大江,未经徐大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揭示内容物的收纳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保护电路的超导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