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纹板气氛台车电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932.4 | 申请日: | 200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96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摄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40 | 分类号: | C21D1/40;F27D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忠浩 |
地址: | 210033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 气氛 台车 电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阻炉,尤其是一种波纹板气氛台车电炉。
背景技术
台车电炉是热处理行业首选的常规加热炉,作业方式为周期作业,能耗高。为了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近年来,逐渐发展了双台车炉,成为连续式作业的电热设备,并将规格从小型发展至大型和超大型。主要用于各类金属及合金加热或进行正火、淬火、退火等热处理用。气氛台车电炉则可以在工艺需要时,通入惰性保护气氛(氮气、氩气)进行少氧化加热,广泛用于钛合金、镍基合金、高合金的保护气氛加热工艺。
在目前使用的气氛台车电炉中,由于在轨道上行走的台车的炉衬上设有电炉丝,为了防止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掉落在电炉丝上,往往需要在台车炉衬上相邻侧立耐热钢板之间铺设较厚的耐热钢板,这种耐热钢板在使用中必须予留伸缩缝,否则会因膨胀而损坏炉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目前气氛台车电炉中的台车炉衬上铺设较厚的耐热钢板存在伸缩缝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台车炉衬的电炉丝上方采用波纹板的气氛台车电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波纹板气氛台车电炉,包括含炉体、炉门、电炉丝、在轨道上行走的台车、台车有与炉体下方匹配的密封机构、主电柜、电气操作箱及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台车的末端设有行走电机,台车上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上由耐火材料堆砌的炉衬,台车的耐火材料边框采用高铝砖,台车上设有平行的承重耐热钢筋条,相邻的承重耐热钢筋条之间铺设耐热波纹形钢板,耐热波纹形钢板与炉衬之间设有加热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炉体至少包括一个炉门和一个在轨道上行走的台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炉体至少包括两个炉门和两个在轨道上行走的台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台车上的保温层采用高铝砖砌成,台车加热元件通过台车与炉体间的对接触头供电,供电触头安装在台车和炉子的对应侧,台车加热元件的供电开关为设在炉体炉门紧密结合处的行程开关;行走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源通过密闭的导电槽盒与碳刷接触的方式输入。
在本实用新型中:台车的前端与炉体内的端面内壁之间设有控制行走电机工作电源的行程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闭的导电槽盒固定于行走的台车,碳刷与工作电源直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台车的电炉丝上方采用了耐热波纹钢板,增加了散热表面积,提高了设备的热效率,波纹钢板在加热过程中有充分的伸缩余地,使用中可不预留伸缩缝,且可防止氧化皮掉入台车加热元件上;并节约昂贵的耐热钢板;台车的两侧设有与炉体侧壁下方匹配的密封机构,可以引入保护气氛(氮气或氩气),对工件实施少氧化加热处理;行走电机的工作电源通过密闭的导电槽盒与碳刷接触的方式输入,可以避免拖线供电,提高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起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炉门升降机构,2、炉壳,3、炉体炉衬,4、加热元件,5、测压系统,6、进气系统,7、密封机构,8、导电机构,9、台车,10、风机,12、热电偶,13、耐热波纹钢板,14、行走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与常规气氛台车电炉的基本结构一样,包括炉体、炉门、电炉丝、在轨道上行走的台车、主电柜、电气操作箱及温度控制系统,由图1图2和图3可见,炉门升降机构1由电机-摆线针轮减速器组成的,炉体外壳是用型钢和钢板焊接而成的炉壳2,炉体炉衬3是采用硅酸铝纤维模块组成的隔热保温耐火层,加热元件4用电热合金绕成的电阻带固定在炉衬上,当使用氮气保护加热时,检测炉内压力使用测压系统5,进气系统6装在炉子两侧,台车9的两侧与炉体间设有密封机构7,台车的一侧并安装导电装置8,为了改善炉内温度均匀性,在炉侧设置了循环风机10,炉顶设有测温热电偶12,台车加热元件上安装了挡氧化皮的耐热波纹钢板13,台车上装有两个行走驱动电机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摄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摄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