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康复健身床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873.0 | 申请日: | 200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1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管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雯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47C1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30031安徽省合肥市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床,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作为床使用的又具有健身功能的康复健身床。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健身器材的设计都为主动健身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在有健身需求时,要有一定的体内支撑才能完成健身过程。但是纵观市场,针对如康复病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需要一种化主动为被动的健身器材仍是一片空白。
如今市场上健身器材的品种繁多,功能也很全面,但是这都需要使用者主动去运动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健身运动目的,但是对于想运动但条件不允许的人群来说,这些器材都不适用,因此需要研制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可化主动运动为被动运动的健身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康复病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而设计的可化主动运动为被动运动、集多种健身功能于一身的康复健身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康复健身床,包括床梁、床横梁、床板、床头及床尾,在床尾处设有一块可沿床横梁转动的活动床板;在床中部的床板底面固设一扇形支架,并设一可在扇形支架上转动并定位的“7”字形支杆,“7”字形支杆长边的末端固联一根与该长边垂直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固设一个由电机驱动的主动链轮,横杆的另一端固设一个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并在从动链轮上固设两个对称的可随从动链轮转动的脚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扇形支架上沿扇形的圆周方向设有一弧形的滑槽,所述“7”字形支杆的弯折处通过一转轴连接在扇形支架的圆心位置,“7”字形支杆短边的长度等于所述滑槽的半径,所述“7”字形支杆的短边上还设有可将该“7”字形支杆在扇形支架上进行定位的蝶形螺栓。
在靠近床头的一侧面的床梁上,设有可在床梁上转动并定位的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另一端连接一根可绕该第一支杆转动并定位的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末端依次设有一个可转动的圆形转盘和一个由电机驱动的齿轮,所述圆形转盘的圆周上设有齿,所述齿轮与所述圆形转盘啮合。
所述第一支杆与床梁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圆形的孔,通过该孔将第一支杆套接在圆柱形的床梁上,第一支杆上位于孔的圆周上设有可将第一支杆在床梁上进行定位的螺栓。
第二支杆上固设一块弧形板,弧形板上设有一贯通的弧形槽,在第一支杆上与所述弧形槽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可将弧形板在第一支杆上定位的紧固螺栓。
所述圆形转盘的一个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可与圆形转盘相对转动的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康复健身床,其两个主要部件:供下肢运动的脚踏及供上肢运动的转盘,都可通过旋转、折叠的方式收于床底下,因此,该康复健身床平时可作为普通的床使用,需要时,又可作为健身器材使用,不占用室内空间,美观、实用。
2、供下肢运动的脚踏及供上肢运动的转盘都是通过电机带动而转动的,因此可以化主动运动为被动运动,特别适宜于康复病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使用,且操作简便,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的展开状态图。
图中标号:1、床梁,2、床横梁,3、床板,4、活动床板,5、扇形支架,6、“7”字形支杆,7、滑槽,8、转轴,9、蝶形螺栓,10、横杆,11、主动链轮,12、从动链轮,13、链条,14、脚踏,15、第一支杆,16、第二支杆,17、弧形板,18、弧形槽,19、紧固螺栓,20、圆形转盘,21、齿轮,22、凸起,23、螺栓。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雯,未经管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火柴烟盒
- 下一篇:多角度多光圈LED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