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收集、传导和供能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859.0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78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乐茹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46;H02N6/00;G02B17/08;G02B6/00;G02B1/1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5009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收集 传导 系统 | ||
1、一种太阳能收集、传导和供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系统由太阳能收集装置、传导装置以及供能装置构成;所述的太阳能收集装置由若干路、每路由若干两端相互连接的包括集光腔和具有反光面的采光道的集光头构成;所述的太阳能传导装置由若干止头集光三通、各止头集光三通间连接的转接头、导光管构成;所述的供能装置由与太阳能传导装置中的导光管串接的若干取光三通和与各取光三通对应连接的取光支路构成,最后的取光支路中的导光管经导光弯管与导光管连接;取光支路由与相应取光三通连接的由若干两端相互连接的导光管以及串接在各导光管间的取光三通构成,取光三通的输出口经接导光管外接用光装置;各路一端的集光头与太阳能传导装置中的止头集光三通的一侧连接,另一端的集光头外端内侧设置止头反光板,端头的止头集光三通外端内侧设置止头反光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收集、传导和供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集光头由壳体、壳体内的集光腔、壳体一侧面的采光口、采光口处固定的防尘透明板、采光口与集光腔的光入口处之间包括具有反光面的光漏斗的采光道以及壳体内包裹集光腔和采光道的阻燃材料构成;采光道靠近采光口的一面为斜平面,对应斜平面的面为凹弧面,集光腔内对应光漏斗的面设置横向反光棱镜,反光棱镜一侧的两面设置纵向反光棱镜;采光道中的光漏斗由具有反光面的空心梯形腔内设置的若干层条形凸透镜组成;集光头的两端设置相互配合的、与止头集光三通一侧相配合的插头、插槽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收集、传导和供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止头集光三通由壳体、壳体内的具有反光面的与两端相通的直光道、与直光道相通的具有反光面的叉光道、壳体内包裹直光道和叉光道的阻燃材料构成;叉光道的一端设置在壳体的一侧面,叉光道的端部为光漏斗,光漏斗由具有反光面的空心圆台腔内设置的若干层圆形凸透镜组成;直光道与叉光道的交汇处设置与直光道同向的双面反光板,双面反光板一侧的直光道内设置半凸透镜、半凸透镜的薄端偏向双面反光板,双面反光板另一侧的叉光道内设置半凸透镜组、半凸透镜组的薄端偏向双面反光板,光漏斗的端面外侧面为反光面,其端口与集光头的集光腔对应;止头集光三通的两端及一侧设置插头、插槽,其一侧的插头、插槽与集光头一端的插头、插槽相配合,其一端的插槽与转接头的插头相配合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收集、传导和供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转接头由截面呈不等边梯形的壳体、壳体内的具有反光面的与两端相通的直光道、壳体内包裹直光道的阻燃材料构成,壳体的一端设置插头与止头集光三通一端的插槽相配合插接,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插槽与导光管一端的插头相配合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收集、传导和供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光管由壳体、壳体内的具有反光面的与两端相通的直光道、壳体内包裹直光道的阻燃材料构成,导光管的两端设置相互配合插接的插头、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收集、传导和供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光弯管由壳体、壳体内的具有反光面的与一端和一侧相通的弧状光道、壳体内包裹弧状光道的阻燃材料构成,导光弯管的一端设置插头与导光管的插槽相配合插接,导光弯管的一侧设置插槽与导光管的插头相配合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收集、传导和供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取光三通由壳体,壳体内的具有反光面的三通光道和平行于三通光道中直光道、且可阻挡三通光道中取光道的反光板及啮合反光板外侧的调节齿轮和壳体内包裹三通光道、反光板及调节齿轮的阻燃材料构成;三通光道中直光道靠近取光道入口处设置凹透镜、靠近备用集光道出口处设置半凸透镜、半凸透镜的薄端偏向备用集光道出口一侧,取光道靠近与备用集光道交汇处设置半凸透镜、半凸透镜的薄端偏向备用集光道一侧,靠近取光道出口处设置半凸透镜、半凸透镜的薄端偏向取光道一侧,备用集光道靠近出口处设置由若干层凸透镜构成的凸透镜组一侧;调节齿轮中的旋转柄穿出壳体,取光三通的两端设置与导光管相配合插接的插头、插槽,取光三通的一侧设置插槽与导光管的插头配合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乐茹,未经李乐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8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卓越的伴侣和折叠活性的嵌合融合蛋白
- 下一篇:胎圈包布用橡胶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