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体灌装控制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683.9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2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忠;郭彩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仅一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10 | 分类号: | F16K11/10;F16K31/12;B65B1/16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31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械,涉及一种用于粉体类物料包装充填设备中的粉体灌装控制阀。
背景技术
在粉状物料充填、包装生产过程中,粉体类物料的灌装、充填精度的高低以及灌装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对灌装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常用在粉体流通管路中的控制阀有蝶阀、球阀、隔膜阀等。传统的这类阀门装置存在的缺陷是:1、用于粉体流通管路的蝶阀和球阀易受粉粒磨损而影响其密封性能,使用寿命较短;2、普通隔膜阀调整气流的准确度差,难以达到精确控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控制精度高的粉体灌装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粉体灌装控制阀包括一个阀体,在阀体的中心设置一个贯通的主阀腔,主阀腔的中部设置有与灌装容器相通的进料口;主阀腔的上段外围设置有一个常压腔,常压腔通过常压开口与大气相通;主阀腔和常压腔的上端面盖有一个上弹性膜片,上弹性膜片的外圈被一个上端盖压紧固定在阀体上,上弹性膜片的内圈可与主阀腔上端面相接触而将主阀腔与常压腔分隔开;上端盖上还开有一个与外部抽真空管路连接的第一高负压接口;主阀腔的下段外围设置有一个低负压腔,低负压腔一侧开有与低负压灌装管路连接的出料口;主阀腔和低负压腔的下端面上盖有一个下弹性膜片,下弹性膜片的外圈被一个下端盖压紧固定在阀体上,下弹性膜片的内圈可与主阀腔下端面相接触而将主阀腔与低负压腔分隔开;下端盖上还开有一个与外部抽真空管路连接的第二高负压接口。
所述上端盖的内腔中安置有一个上压板和一个上压簧,上端盖的内面通过上压簧将上压板压在上弹性膜片上。
所述下端盖的内腔中安置有一个下压板和一个下压簧,下端盖的内面通过下压簧将下压板压在下弹性膜片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动作灵敏、控制精度高;由于弹性膜片作为密封主体,其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不易因阀体的受粉粒磨损而影响其密封效果,因而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包括:阀体1、主阀腔2、进料口3、常压腔4、常压开口5、上弹性膜片6、上端盖7、上压板8、上压簧9、第一高负压接口10、低负压腔11、出料口12、下弹性膜片13、下端盖14、下压板15、下压簧16、第二高负压接口17。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当进行灌装时,第一高负压接口10不抽真空,上端盖7内腔中无负压,上弹性膜片6被上压簧9和上压板8紧压在主阀腔2的上端面上,将主阀腔上端封闭,同时第二高负压接口17抽真空,在下端盖14内腔中产生高负压,下弹性膜片13在高负压的作用下克服下压板15及下压簧16的压力而向下变形,使得低负压腔11与主阀腔2导通,灌装容器中的物料在低负压的作用下经过进料口3、主阀腔2、低负压腔11和出料口12进入灌装管路完成灌装过程;
当停止灌装时,第二高负压接口17停止抽真空,下端盖内腔中无负压,下弹性膜片13被下压簧16和下压板15紧压在主阀腔下端面,将主阀腔下端封闭,同时第一高负压接口10开始抽真空,在上端盖内腔中产生高负压,上弹性膜片6在高负压的作用下克服上压板8及上压簧9的压力而向上变形,使得常压腔4与主阀腔导通,消除主阀腔内的负压环境,停止灌装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仅一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丹阳仅一包装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6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室内外燃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输送泵用物料分配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