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诱捕飞行昆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677.3 | 申请日: | 200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86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褚东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褚东川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6;A01M1/02;A01M1/04;A01M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诱捕 飞行 昆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捕飞行昆虫的装置,比如蚊子和其他被哺乳动物散发出的气味以及其它吸引要素所吸引的来叮咬哺乳动物的有害飞行昆虫。
背景技术:
许多传染疾病如痢疾、登革热、脑炎、黄热病、伤寒和瘟疫等,大多是以蚊子等有害飞行昆虫为媒介传播。虽然随着环境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有了一定的改良,但是,部分传染疾病仍然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有效的杀灭这些有害飞行昆虫是阻断这些疾病传染的最好手段。
惯用的捕获和杀灭以蚊子为代表的有害飞行昆虫的方式为:
1.蚊香:用杀虫剂和燃烧物混合制成,使用时燃烧蚊香不断释放杀虫剂来杀灭蚊虫。
2.电蚊香:同样是利用杀虫剂,加热浸有杀虫剂的纸片不断释放杀虫剂。
3.驱蚊液:避蚊胺作用于蚊虫的感觉器官达到驱蚊虫效果。
4.喷洒杀虫剂:用喷雾装置来直接喷洒杀虫剂。
5.捕蚊灯:利用某些蚊虫的趋光性,以光线吸引并以高压电网来电杀蚊虫。
6.电蚊拍:人工以电网拍杀蚊虫。
上述惯用的灭蚊虫方式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灭杀效果,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具有相当多的缺点。前4种方式均需要利用特定的化学物质来达到驱灭效果,使用中会产生对人、畜有毒有害物质,如蚊香燃烧时会产生致癌作用的环芳香族物质;电蚊香能释放亚列宁和甲苯等有害物质;驱蚊液和杀虫剂则会产生危害人畜神经系统的物质。同时利用化学物质来驱赶杀灭蚊虫,长久后蚊虫会产生抗药性,甚至产生变种蚊虫,进而造成更大的威胁。捕蚊灯和电蚊拍虽然没有产生有害化学物质,但是电杀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焦糊气味仍令人不适,而且捕杀效果远不理想。
专利号CN1564656公开了一种利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来吸引并捕杀蚊虫的系统和制造方法。该专利权利主张为:一种设计为与含可燃燃料的燃料供应装置一起使用的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包含:一个支持框架;一个由所述支持框架携载的昆虫诱捕室;一个由所述支持框架携载的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一个用于与燃料装置连接的入口,一个废气出口,和一个连接所述入口和所述废气出口的燃烧室,所述入口能够使来自燃料供应装置的燃料流进燃烧室以在其内连续地燃烧而在燃烧室中产生废气;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一个布置在所述燃烧室内的催化剂元件,所述催化剂元件具有一个催化剂本体,催化剂本体带有多个基本直线的细长管道,以使在燃烧室产生的废气经其流向所述废气出口,所述催化剂本体包括一催化活性材料,在操作过程中,当废气流过所述细长管道时,催化活性材料将在废气中的一氧化碳转变为二氧化碳;一个在所述框架上携载的废气排出口,所述废气排出口和燃烧装置的废气出口连接,并且设计为让废气经废气排出口向外流,以便被所述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吸引的昆虫将飞向废气排出口;一个和所述昆虫诱捕室连接的昆虫进口,能够使飞行昆虫经昆虫进口进入诱捕室;一个和所述昆虫进口连接的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被构造和布置成能吸被吸引到废气排出口的昆虫通过昆虫进口并进入昆虫诱捕室。诱捕室内设置一昆虫收集袋,昆虫收集袋的袋口与一框连接,框与框架插拔连接。
上述专利所公开的吸引并捕杀蚊虫的系统和制造方法避免了传统手段使用所带来的有害化学药物扩散给环境造成污染,从而给人、畜造成的长期伤害。该捕杀蚊虫的系统利用了燃烧系统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是,该燃烧系统需要高纯度的液化燃料,一般液化燃料会很快堵塞燃烧系统,不利于在多数地区推广。而且该系统一般需要真空装置一直不间断地处于工作状态,否则,进入昆虫收集袋时间还不够长久,还未被杀死的昆虫一旦意外断电,真空装置停止工作,这些还未被杀死的昆虫都可以从昆虫进入口逃之夭夭。昆虫收集袋的清理也很不方便,取下昆虫收集袋时总有部分活着的昆虫飞出昆虫收集袋。
本发明则设计成可以直接使用二氧化碳气体再加以热、湿处理,使释放出来的气体接近于哺乳动物呼吸气体。同时在昆虫进入口与昆虫诱捕室之间增加一随着真空装置自动开闭的分隔门,来解决意外断电造成昆虫逃逸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是:
一种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包含:
一个支持框架;
一个由所述支持框架携载的昆虫诱捕室;
一个由所述支持框架携载的诱饵气味释放装置;
一个在所述框架上携载的诱饵气味排出口,所述诱饵气味排出口和诱饵气味释放装置的诱饵气味出口连接,并且设计为让诱饵气味经诱饵气味排出口向外流,以便被所述诱饵气味吸引的昆虫将飞向诱饵气味排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褚东川,未经王新;褚东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