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冷式自动散热螺旋杠杆式汽车离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32636.4 | 申请日: | 2008-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6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照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民联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13/72 | 分类号: | F16D13/72;F16D23/1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21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自动 散热 螺旋 杠杆 汽车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在发动机的带动下同过离合器盖上的散热片产生风力,使离合器和离合器分离轴承始终处于风冷状态不至发热。
背景技术
汽车摩擦式离合器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融合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才到达今天的地步,但始终没有有效解决离合器从动盘、压盘与飞轮之间的摩擦升温和离合器分离轴承的内外圈、保持架、密封圈、与滚动体之间的滑磨温升,以及安装调试过程中离合器与离合器分离轴承之间的分离间隙调整不佳,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压盘升程不够和压盘的热变形,驾驶员的素质不高和不良的操作习惯,以及分离指的磨损行程增大使离合器长期处于半离合状态,往往引起离合器温升很高,高温传递到离合器分离轴承后,使密封在轴承内的润滑油脂由于粘度降低造成油脂大量泄漏,使离合器分离轴承缺油而烧死,。至今仍然是造成离合器和离合器分离轴承磨损、失效、乃至损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客车和城市公交车行业,离合器和离合分离轴承的早期损坏已成为普遍而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已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
离合器和离合器分离轴承在滑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对离合器和离合器分离轴承的使用寿命影响是很严重的,从离合器工作的过程分析可知,在离合器的接合过程中,由于滑磨的存在,每接合一次的过程中都要产生大量的热,而每次接合的时间又短大约3S左右因此热量根本来不及全部传到周围空气中去,必然导致摩擦副的温升,在使用频繁和艰难条件下工作的离合器,这种温升就更为严重,它不仅会引起摩擦系数下降,加剧磨损,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摩擦片和压盘的烧损。由于用石棉或其他有机物制成的摩擦片导热性差,在滑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主要由飞轮和压盘等零部件吸收,为了使每次接合时的温升不至过高,故要求压盘具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吸收热量。传统的压盘设计是在初步确定压盘厚度以后,校核离合器接合一次的温升,不应超过8~10℃。若温升过高,只能适当增加压盘的厚度。由于受空间限制。还是不能有效解决离合器在滑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
从离合器分离轴承工作的过程分析可知,在离合器分离轴承接合的过程中同样由于滑磨的存在,在没接合一次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热,特别是常接触式的离合器轴承长期处在高温、高速、高强度的运动状态下工作,这种温升就更为严重。他不仅会引起增加摩擦力矩而升温,使轴承加剧磨损或咬粘。再之轴承旋转时,滚动体的温度比其他零件高,其热膨胀也将使轴承的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减少,发生早期破坏和咬死。由于分离轴承与离合器分离指端的不同轴旋转产生偏载,分离轴承在偏载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热产生高温。严重时还会引起润滑油过早溶化、流失、蒸发导致分离轴承的内外圈、保持架、滚动体干磨而烧死。在使用频繁和艰难条件下工作的公交乘用车上的离合器轴承,这种现象就更为突出。至今国内外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式自动散螺旋杠杆式热汽车离合器,利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离合器散热片的转动产生风力,使离合器和离合器分离轴始终处于被冷却状态;从而延长离合器和离合器分离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车辆维修成本和运输成本。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离合器盖内有压盘,在离合器盖与压盘之间有分离杆和压紧弹簧;所述分离杆的外端与压盘铰接,中部铰接于离合器盖上,尾部与位于离合器盖中心的分离环接触;多个分离杆在离合器盖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压紧弹簧位于相邻两个分离杆之间,其特征是:在离合器盖的外壁上设置散热片。
在离合器盖的外壁上设置若干定位块,在每块定位块上分别设置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中心线偏离离合器盖的中心,使散热片成螺旋状布置于离合器盖上。
在离合器盖内对应于分离杆的部位设置支承叉,所述分离杆的中部铰接在支承叉上。在支承叉上设置预紧片与防松片,该防松片的另一端利用紧固螺钉固定在离合器盖上。在分离环上连接用于使分离杆复位的扭簧,该扭簧的另一端插在预紧片的两孔内。在分离环上设置挂钩,在挂钩上挂扭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民联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民联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币包装机
- 下一篇:粉末涂料双螺旋给料计量装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