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独立油缸式气液增压抱闸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2444.3 | 申请日: | 2008-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75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华;钟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试验仪器总厂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2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油缸式气液 增压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力学试验用冲击试验台,具体涉及冲击试验台中的气液增压抱闸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冲击试验台属于一种机械环境试验设备,主要用来模拟产品在使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冲击的环境,以确定该产品对各种冲击力的适应性。通过这样的冲击试验可以评定一个产品结构的完好性,为考核该产品的质量提供合理的依据。
冲击试验台主要由台体、电控柜以及气源、油源等组成,台体大多采用以下结构形式:底部设有一个台座,台座的中央设有一个固定台,固定台台面上装有缓冲垫或冲击波发生器,台座两侧各竖立一根导向柱,两根导向柱之间设冲击台面,冲击台面与两根导向柱滑动连接,冲击台面可沿导向柱上、下滑动,在台座上两侧设提升装置作用于冲击台面。
早期的冲击试验台在进行冲击试验时,提升装置将冲击台面连同试验样品一同顶升到预定高度,然后让台面自由下落撞在缓冲垫上,接着反弹后会再次下落发生第二次、第三次冲击。而现行的冲击试验标准不允许发生这种多余的冲击,即只允许冲击一次。因此,为了消除多余的冲击,现有冲击试验台都设有专门的抱闸装置。目前,常用的抱闸装置是气液增压抱闸制动装置,气液增压抱闸制动装置具有负载能力强,同步性能好,抱闸可靠的优点。
现有气液增压抱闸制动装置主要由制动配合面11、制动油缸12、气液增压缸以及控制元件组成;参见附图1所示,制动配合面11为导向柱内侧表面;而制动油缸12位于导向柱13内侧,是由横向开设于冲击台面上的孔内设活塞14构成,活塞14作用端面与制动配合面相对配合;制动油缸12经气液压增压缸与气源由管路连接。工作原理是:制动油缸12作为制动执行部件,通过控制高压气的充、放经气液增压缸增压后驱动其工作。
由于上述抱闸制动装置的制动油缸的油缸筒与冲击台面是一体化的,且位置安放在导向柱的内侧,存在以下缺陷:
1、形成油缸筒内腔的那个盲孔的加工需要穿堂二级外孔才能进行,加工困难,尺寸精度难以保证;
2、零部件加工困难,尺寸精度难以保证,在装配活塞时经常出现油液渗漏,严重时造成抱闸制动装置失效,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3、维护保养难度大,如要更换活塞时,需要将导向柱与冲击台面分离开,导向柱和冲击台面都大而笨重,移动其中任一都必须要二人以上的人力,还得配备起重设备才能进行,费工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立油缸式气液增压抱闸制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加工难度大、装配保养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独立油缸式气液增压抱闸制动装置,主要由制动配合面、制动油缸、气液增压缸以及控制元件组成;制动油缸经气液压增压缸与气源连通;所述制动配合面为导向柱的外侧纵向表面;冲击台面的外端面上朝向制动配合面开设装配孔,该装配孔与导向柱穿孔连通;所述制动油缸由油缸筒内设柱塞型活塞构成,所述油缸筒一端开口,以开口端朝向导向柱嵌设固定在装配孔中,柱塞型活塞的作用端面与制动配合面相对配合,以此构成外置独立油缸筒式气液增压抱闸制动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进一步变化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油缸筒开口端的端面为与制动配合面弧度匹配的弧形曲面,而另一端外周设有一圈外凸缘,该外凸缘8露于装配孔5孔口外,其上设有螺钉孔;由螺钉经螺钉孔将外凸缘与装配孔5孔口外周的冲击台面外端面固定连接。
2、上述方案中,所述柱塞型活塞的作用端面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与制动配合面的弧度匹配,以此保证柱塞型活塞与制动配合面的接触作用面积增大,抱闸更加可靠。
3、上述方案中,所述装配孔是由冲击台外端面朝向导向柱开设,最佳开设方向垂直于导向柱轴向。
4、上述方案中,所述气液增压抱闸制动装置中的制动油缸对应各个导向柱设置,即制动油缸数量等于导向柱的数量,最佳是当导向柱为两个时,两导向柱上均设制动配合面,相对应的就设有两个制动油缸,这两制动油缸并联连接于气液增压缸的出油口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采用外置独立油缸筒结构设计,冲击试验台的零部件加工制造难度大大降低,独立油缸筒与柱塞型活塞零件形状尺寸小,直接加工测量便利,看得见,摸得着,清楚明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试验仪器总厂,未经苏州试验仪器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4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