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持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326.2 | 申请日: | 200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9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林宏 |
主分类号: | B65D23/10 | 分类号: | B65D23/10;B65D25/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0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持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持瓶器。
背景技术
目前,以塑料材料制造灌装饮料或色拉油、酱油等其它液体用的瓶体已经非常普遍,这种塑胶瓶体在装入内容后,瓶体变得相当硬,加上表面光滑,不易握持的很牢靠稳定,此种现象在小容积瓶体上尚不明显,但是随着消费形态的转变及销售、经济等种种因素的变迁,较大容积的瓶体已经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如国内1250cc装的宝特瓶及可乐公司2000cc装的瓶体便是明显的例子。这种瓶体越大越不容易单手稳定握持,倾倒瓶内液体时越不能控制,对小孩及妇女而言尤其不易,一不小心瓶体就会自手中滑落,致使瓶内液体溅出。已有某些厂商为了防止瓶体自手中滑落而在瓶体上形成凹凸纹,但此种设计对倾倒的方便性并无多大好处,使用者仍需双手持瓶,因此需要更为有效、方便的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持瓶器,便于使用者牢固持瓶且倾倒稳定,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持瓶器,包括夹持在瓶颈上的扣持圈、扣套于瓶体上的扶持圈以及连接扣持圈和扶持圈的把手,所述扶持圈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相对的端面之间连接有可调节扶持圈尺寸的螺旋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持瓶器,包括夹持在瓶颈上的扣持圈、扣套于瓶体上的扶持圈以及连接扣持圈和扶持圈的把手,所述扣持圈具有字型孔洞,所述字型孔洞包括相交的大圆孔和小圆孔,大圆孔和小圆孔相交处形成卡口,所述大圆孔的直径大于瓶颈上方突缘的最大外径,小圆孔的直径大于瓶颈的直径而小于瓶颈上方突缘的最大外径,所述卡口宽度略小于瓶颈的直径;所述大圆孔靠近把手设置,所述小圆孔与大圆孔远离把手的一端相交;所述扶持圈为内周略大于瓶体外周的环圈或方形圈;所述扶持圈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相对的端面之间连接有可调节扶持圈尺寸的螺旋连接装置;所述开口隐蔽地设于扶持圈与把手连接位置处的把手内侧;所述扶持圈与把手通过分别设于二者上的蘑菇状凸头和凹孔嵌扣固定;所述把手上连接有向上设置的可提携带式把手;所述把手的握手处具有波浪结构。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在较大的瓶体上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让使用者将瓶体握持牢靠、倾倒稳定,避免意外发生。
2.本实用新型装拆方便,只要将持瓶器的扶持圈从瓶体的上方向下套入,并把瓶颈通过开口扣入扣持圈内即可,通过螺旋连接装置扣持圈的大小可以依据瓶体的大小做适当的调整,实用性更强。
3.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提携带式把手,使得瓶体在上提时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把手与扣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圆环形扶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圆环形扶持圈的俯视图;
图6为方形扶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瓶颈;2扣持圈;3瓶体;4扶持圈;5把手;6大圆孔;7小圆孔;8卡口;9可提携带式把手;10波浪结构;11螺旋连接装置;12蘑菇状凸头;13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持瓶器,包括夹持在瓶颈1上的扣持圈2、扣套于瓶体3上的扶持圈4以及连接扣持圈2和扶持圈4的把手5,所述扣持圈2具有8字型孔洞,所述8字型孔洞包括相交的大圆孔6和小圆孔7,大圆孔6和小圆孔7相交处形成卡口8,所述大圆孔6的直径大于瓶颈1上方突缘的最大外径,小圆孔7的直径大于瓶颈1的直径而小于瓶颈1上方突缘的最大外径,所述卡口8宽度略小于瓶颈1的直径。
所述大圆孔6靠近把手5设置,所述小圆孔7与大圆孔6远离把手5的一端相交。
所述扶持圈4为内周略大于瓶体3外周的环圈或方形圈,但是,使用时扶持圈4内壁与瓶体3外表面之间不应有太多的间隙而使瓶体3摇晃。
所述扶持圈4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相对的端面之间连接有可调节扶持圈4尺寸的螺旋连接装置11,该螺旋连接装置11包括开口两侧的螺纹孔以及穿过开口一侧的螺纹孔与开口另一侧的螺纹孔连接的螺丝。扣持圈4的大小可以依据瓶体3的大小通过松紧螺旋连接装置11的旋钮来做适当的调整。
所述开口隐蔽地设于扶持圈4与把手5连接位置处的把手内侧,既美观、又不易损坏螺旋连接装置11。
所述扶持圈4与把手5通过分别设于二者上的蘑菇状凸头12和凹孔13嵌扣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林宏,未经陈林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除尘用泡沫发生装置
- 下一篇:内置游离弹簧壳管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