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助力门把手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244.8 | 申请日: | 200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7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新;赵渝生;陶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电冰箱制造(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E06B5/12;F25D23/02;A61L2/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88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力 门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把手,更具体地说是应用在具有磁门封结构的冰箱、酒柜、制冰机、消毒柜等电器中的门把手。
背景技术
一些电器设备如冰箱、酒柜、制冰机、消毒柜等,在工作时需要门体与箱体或门体与柜体之间严密贴合,以防止箱体或柜体内部与外部的气体交换。为此,已有技术中大量使用磁门封结构,具体是在门体上安装磁性门封条,以磁性门封条与箱体或柜体之间磁性吸合保证其间的贴合。但是,当这些电器设备的门体较大时,安装在门体上的磁性门封条总长度较大,从而在门体与箱体、柜体之间的吸合力较大,造成开门费力、困难,尤其是一些较高的设备在开门时,会使设备晃动,甚至有倾倒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在采用磁性门封的电器设备中的助力门把手,以使开门过程更加轻松。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助力门把手的结构特点是设置把手为杠杆结构,把手的转动支点是与门体固联的转轴,把手的外端与拉杆固连,把手的内端为不完全齿轮;在门体的侧部设置可对箱体形成顶推的滑动顶杆,滑动顶杆的一端指向箱体,另一端为齿条结构,以滑动顶杆上的齿条与把手内端的不完全齿轮形成齿轮齿条啮合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在门体侧部设置固定座,滑动顶杆以固定座为滑轨。
所述固定座设置为“T”形滑轨,滑动顶杆与其相应设置为“T”形滑槽。
所述转轴位于固定座的相应位置上,并与固定座为一体化设置。
所述固定座为内嵌金属板金件的塑料构件。
设置可以使把手转动复位的扭簧。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借助杠杆原理实现助力开门,可以使开启过程轻松自如。
2、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动作平稳。
3、本实用新型设置扭簧不仅保证了把手及滑动顶杆的可靠复位,同时扭簧的设置使拉动把手的过程更为富有弹性,手感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标号:1拉杆、2把手、3滑动顶杆、4螺钉、5固定座、6扭簧、7门体、8箱体、9转轴。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设置把手2为杠杆结构,把手2的转动支点是与门体7固联的转轴9,把手2的外端与拉杆1固连,把手2的内端为不完全齿轮;在门体7的侧部设置可对箱体8形成顶推的滑动顶杆3,滑动顶杆3的一端指向箱体8,另一端为齿条结构,以滑动顶杆3上的齿条与把手2内端的不完全齿轮形成齿轮齿条啮合传动。
具体实施中,为保证开启过程传动可靠、动作平稳、手感好,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
在门体侧部设置固定座5,滑动顶杆3以固定座5为滑轨,图2所示固定座5设置为“T”形滑轨,滑动顶杆3与其相应设置为“T”形滑槽。
为了便于装配,图1所示,将固定座5设计成内嵌金属板金件的塑料件,由螺钉4固定安装在门体7的侧部,转轴9位于不完全齿轮的节圆中心,转轴9与固定座5为一体化设置。同时设置可以使把手2转动复位的扭簧6。
开门时,向外拉动拉杆1,把手2随之绕转轴9转动,其上的不完全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从而推动滑动顶杆3沿着固定座5上的滑轨滑动,并向箱体8一侧顶出,实现滑动顶杆3的推门助动。完成开门动作手松开后,扭簧6的作用力使把手2复位,滑动顶杆3随之复位,不影响门体的正常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电冰箱制造(合肥)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电冰箱制造(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压装置
- 下一篇:借助于无线基站虚拟化的按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