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覆冰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2007.1 | 申请日: | 200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8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明;张忠;黄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22 | 分类号: | H02G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5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覆冰 光纤 复合 架空 地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通信系统兼具光通信和电力线路的架空接地线,尤其是具有低覆冰性能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背景技术
在输电线路中,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代替架空避雷接地线架挂在输电杆塔顶部,比输电导线的抗拉强度相对较低。现有横截面呈圆形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容易覆冰,覆冰后无法通以电流升温融冰,也不可能人工上线机械清除。当覆冰后自身重力和向杆塔施加额外张力,如杆塔两侧的张力过度不平衡,引起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断线对杆塔造成很大的失衡冲击。如发生象2008年1月连续冰冻雨雪天气线路严重覆冰引起断线、倒塔,导致电力通信系统中断全国大面积停电那样的严重灾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抗覆冰或低覆冰能力较低,易引起挂冰、断线、倒塔等事故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覆冰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使其不易覆冰,耐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覆冰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包括外层普通绞线、内层普通绞线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外层普通绞线层中绞入加粗绞线,该加粗绞线的直径显著粗于其他普通绞线,与外层绞线绞向相同并列绞合在外层普通绞线层中,形成外表局部显著不均匀的、节距为绞线直径8~12倍的稀疏螺旋状隆起结构;加粗绞线的根数为一根、两根或者多根,上述普通绞线层的层数为单层、双层或者多层,内外相邻两绞线层的绞向相反,最外绞线层的绞向为右向;绞线的中心芯线可以是普通绞线中的一根,也可以是与普通绞线直径相当的光单元;绞合在内层绞线中的光单元根数是一根、两根或者多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加粗绞线绞入外层绞线层中形成横截面为非圆的异形隆起粗筋,提高了强度,异形粗筋隆起结构还分流雨水,有效地阻止挂水结冰现象,这要比现有易结冰的表面均匀的圆柱形线缆要好得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结构图。
在图1中:1.加粗绞线,2.内层普通绞线,3.外层普通绞线,4.光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低覆冰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包括外层普通绞线(3)、内层普通绞线(2)和光单元(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外层普通绞线层(3)中绞入加粗绞线(1),该加粗绞线(1)的直径显著粗于其他普通绞线(2、3),且与外层普通绞线(3)绞向相同并列绞合在外层绞线(3)层中,形成外表局部显著不均匀的节距为绞线直径8~12倍的稀疏螺旋状表面隆起结构,加粗绞线(1)的根数为一根、两根或者多根,上述普通绞线层(2、3)的层数为单层、双层或者多层,内外相邻两绞线层的绞向相反,最外绞线层的绞向为右向,绞线的中心芯线可以是一根普通绞线(2、3)或者是与普通绞线(2、3)直径相当的光单元(4),绞合在内层绞线(2)层中的光单元(4)的根数是一根、两根或者多根。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按普通绞线(2、3)的层数、加粗绞线(1)的根数和光单元(4)的根数的不同,还可以组合变化出其他许多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等效变换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通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絮凝粉初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制热、节能取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