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组件及其互配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1892.1 | 申请日: | 200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10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郑义宏;戴宏骐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22 | 分类号: | H01R12/22;H01R12/32;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2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连接器 组件 及其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及其互配端子,特别是一种用于电路板之间传输电力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的组合件及其中相互配接的公、母端子。
背景技术
电子电路的设计者通常会关注于两个基本电路部分,即逻辑(或信号)部分以及电源部分,且在设计逻辑电路时,因为在逻辑电路中流动的电流较低,使得设计者通常不会考虑由于状态改变所造成(如:温度)在电气属性中的任何变化(如:电路组件的阻抗),然而,高电流的流动将使得电源电路在电气属性上会产生变化,因此针对使用于电源电路中而设计的电源连接器必须能够散热(主要由焦耳效应所产生),使得因电流改变所造成的电气属性变化可有效减至最低。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19540号揭示了一种传输电力的电源连接器组件,这种电源连接器组件由安装于电路板上相互配对插接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组成,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和组装在插座绝缘本体内的母端子组,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和组装在插头绝缘本体内的公端子组。每一公、母端子均包括顶侧相连的两片式大面积的平板状本体和从其中一本体前侧向前延伸形成的上、下两片对接臂,公端子的两片对接臂呈平板状,母端子的两片对接臂呈弯曲状。当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相互对接并形成电性导通时,公、母端子的对接臂相互弹性接触。端子的大面积的平板状本体及两片式本体间的空隙设计有助于电力传输时的散热。插座和插头绝缘本体的顶壁上成排开设有若干通孔,也有助于电力传输时的散热。
该专利所揭示的现有技术中虽然端子和绝缘本体的结构已经对如何实现有效的散热有了一定的设计考量,但其互配的公、母端子均为一件式结构,端子主体部为U型结构,此结构需要先冲压出端子主体部然后再折弯,此折弯制程常会造成端子折弯处龟裂,进而影响材料电导特性而降低品质,且折弯后端子因焊接时受高温影响造成金属内应力释放,造成端子外扩影响焊脚正位度,导致与电路板接合时出现不顺畅或连接器焊脚折脚现象。
所以,针对此类电源连接器的端子结构设计,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及其互配端子,其端子的两件式结构设计制程简单且品质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相互配对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一插座绝缘本体和组装于所述插座绝缘本体的端子收容通道内的母端子组,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一插头绝缘本体和组装于所述插头绝缘本体的端子收容通道内的公端子组,所述母端子组包括排成一排的若干母端子对,每个母端子对收容在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内的一个对应端子收容通道内且由两个相对设置的独立的母端子组成,每个母端子包括平板状的一个基部及自基部延伸形成的一个弹性接触臂,所述公端子组包括排成一排的若干公端子对,每个公端子对收容在所述插头绝缘本体内的一个对应端子收容通道内且由两个相对设置的独立的公端子组成,每个公端子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所述两个母端子的接触臂相对的向外张开而与所述两个公端子的主体部的内侧面的接触区域相抵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又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的互配端子,其包括相互配对的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为面对面设置且镜像对称的相互独立的一对母端子,每个母端子包括平板状的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接触臂及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安装脚,所述第二电源端子为面对面设置且镜像对称的相互独立的一对公端子,每个公端子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主体部的前部形成有接触部,所述一对母端子的两个接触臂位于所述一对公端子的两个接触部之间并与公端子的接触部相对的内侧面弹性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两件式的端子设计,制程简单且品质稳定。而且,可以实现对所传输的高电压高电流进行更佳的分流,使端子在材料电导特性规格内可以传导更高的电压电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组件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对接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组件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对接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母端子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绝缘本体沿图1中A-A线方向剖开的立体局部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温打样墨盘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分离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