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杆式自走动力喷雾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1882.8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4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八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八康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B05B1/20;A01M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7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杆式 动力 喷雾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保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喷杆式自走动力喷雾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村的田间喷雾作业大约有95%的作业量是依靠单人手动喷雾器完成的,仅在东北、新疆等少数地区的大型田地、草区中使用拖拉机机载喷杆式喷雾机进行作业。然而,大中型的机载喷杆式喷雾机在绝大多数的小规模田地喷雾作业中是不适用的,因为其机车庞大,不够灵活,且伤苗现象较严重,能耗高,代价高,因此其不能得以普及使用。而传统的单人手动喷雾的作业方式既费工费时,又不够安全。因此,目前我国农村迫切需要一种适合小型田块使用的,高效、节能、使用安全的喷雾机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小规模田地喷雾作业使用的喷杆式自走动力喷雾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杆式自走动力喷雾机,具有机车,机车上设置有发动机、水泵、喷杆及水箱,机车由车头和车身组成,车头与车身活动连接,车头由独轮驱动及支撑,车身由分置于其两侧的两个荆棘轮并列支撑,车头上设置有用以控制车头方向的车把。
为了进一步减小伤苗率,车头前部设置有弧形分苗板,用以在机车行进时将苗分拨于车头两侧。
考虑到喷雾时风向的影响,在车头前端与车身尾部均设置有用以安装喷杆的喷杆支架,以便于根据风向情况选择将喷杆安装在车前或者车尾。
所述的发动机和水泵均设置于车头,车头的独轮及水泵均由发动机驱动。
车头与车身的连接处设置有踏板,车身的前部位置设置有座椅,水箱设置在座椅后方的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喷杆式自走动力喷雾机适合小规模的田间喷雾作业使用,其操作方便,运作灵活,伤苗率低,高效、节能、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车头 111.车把 112.弧形分苗板 12.车身 121.荆棘轮 2.喷杆 3.水箱 4.喷杆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喷杆式自走动力喷雾机,具有机车,机车上设置有发动机、水泵、喷杆2及水箱3,所述的机车由车头11和车身12组成,车头11和车身12活动连接,车头1由独轮驱动及支撑,车身12由分置于其两侧的两个荆棘轮121并列支撑,车头11上设置有用以控制车头11方向的车把111,车头1前部设置有弧形分苗板112,车头11前端与车身12尾部均设置有用以安装喷杆2的喷杆支架4,发动机和水泵均设置于车头11,车头11的独轮及水泵均由发动机驱动,车头11与车身12的连接处设置有踏板,车身12的前部位置设置有座椅,水箱3设置在座椅后方的车身12上。
该喷杆式自走动力喷雾机在进行喷雾作业时只需单人操作,人坐在机车的座椅上,双脚搁置于踏板,手扶车头上的车把以控制车头的行进方向。在发动机的驱动下,车头的独轮带动整车行进,独轮行走在两行苗之间的埂道上,车身两侧的荆棘轮则各跨过一行苗分别走在与独轮行走的埂道相邻的一条埂道上,车头前部的弧形分苗板将苗左右拨开以防止其被压。喷雾时,若风向与机车的行进方向相同,则将喷杆安装于车头前端的喷杆支架上,并根据需要调节好喷杆高度;若风向与机车的行进方向相反,则将喷杆安装于车身尾部的喷杆支架上,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防止药剂水雾飘洒到机车及人身上,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喷杆式自走动力喷雾机适合小规模田地喷雾作业使用,其操作方便,运作灵活,伤苗率低,高效、节能且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八康,未经杨八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