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一体化纺织皮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1877.7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4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顾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小明 |
主分类号: | D03D49/26 | 分类号: | D03D49/2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05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一体化 纺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上使用的纺织皮圈,属于纺织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圈是梭织布机的重要配件,将其装在投梭棒的上方,投梭棒控制其左右往复运动的行程。由于在投梭和止梭的过程中,椭圆型皮圈的长轴两端内侧要承受打梭棒的反复冲击,所以为了增强皮圈的耐磨性,一般的皮圈都在椭圆型的圈体长轴两端通过铆钉各固定一皮枕,如图1。该皮枕与圈体之间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而在使用过程中,皮枕受到撞击容易滑偏,使得圈体受到撞击,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并且需要经常更换整个皮圈,生产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并且可重复利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新型一体化纺织皮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一体化纺织皮圈,包括圈体和皮枕两部分,所述圈体呈椭圆状,所述皮枕有两个,左、右各一个,分别设置于圈体的长轴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和皮枕采用丁腈橡胶一次硫化成型,形成一个整体,且所述圈体长轴两端外侧与皮枕接合处各设置有两条凸棱,如图2。
所述皮圈还包括有多个可更换皮枕。所述可更换皮枕呈夹子状,上部开口,中间呈中空方形,该可更换皮枕两侧缘与圈体长轴端外侧的两条凸棱相配合定位。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圈体与皮枕一体化的设计,替代了原有的铆接结构,更好的固定了皮枕的位置,杜绝了在使用过程中皮枕受撞击而产生偏移的现象;当一体化皮圈磨损到即将失去作用时,还可将皮枕凸出圈体顶缘的部分及皮枕凸出圈体内圈的部分削除,形成长轴两端各设置有两条凸棱的皮圈圈体,再将模压成型的可更换皮枕通过铆接的方式装配在圈体长轴两端,位于圈体长轴端外侧的两条凸棱将装配好的可更换皮枕牢牢卡住定位,使皮枕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起到一体化皮圈的同样效果,降低了圈体受撞击的概率,延长了皮圈的使用寿命;在磨损到一定程度后,仅需更换新的可更换皮枕,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普通皮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一体化纺织皮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使用可更换皮枕后的新型一体化纺织皮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圈体1、皮枕2、凸棱1.1、皮枕凸出圈体顶缘的部分2.1、皮枕凸出圈体内圈的部分2.2、可更换皮枕3、铆钉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新型一体化纺织皮圈,由圈体1和皮枕2两部分组成。所述圈体1呈椭圆状,所述皮枕2有两个,左、右各一个,分别设置于圈体1的长轴两端。所述圈体1和皮枕2采用丁腈橡胶一次硫化成型,形成一个整体,且所述圈体1长轴两端外侧与皮枕接合处设置有两条凸棱1.1。
本实用新型还可另外配置多个可更换皮枕3,所述可更换皮枕3呈夹子状,上部开口,中间呈中空方形,该可更换皮枕3两侧缘与圈体1长轴端外侧的两条凸棱1.1相配合定位。
当本实用新型新型一体化纺织皮圈的皮枕2承受打梭棒的反复冲击磨损到即将失去作用时,可以将皮枕凸出圈体顶缘的部分2.1及皮枕凸出圈体内圈的部分2.2削除,形成两端各设置有两条凸棱1.1的皮圈圈体,再将模压成型的可更换皮枕3夹持在圈体1的两长轴端,并用铆钉4将可更换皮枕3开口铆接闭合,使可更换皮枕3固定在圈体上,位于圈体两长轴端外侧两条凸棱1.1将装配好的可更换皮枕3牢牢卡住定位,如图3。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磨损到一定程度后,仅需更换新的可更换皮枕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小明,未经顾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回旋设备在役磨损监控方法
- 下一篇:推板窑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