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补燃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1691.1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8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3/00 | 分类号: | F25B33/00;F25B15/0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4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溴化锂 吸收 制冷机 管束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燃发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补燃发生器。属制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用于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包括烟气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冷热水机组,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冷热水机组等配置有补燃发生器的烟气型机组和烟气复合热源型机组)的补燃发生器如图1所示。该发生器在同一筒体13内设置有余热烟气换热管束3′、补燃烟气换热管束4′和炉筒14,并配有燃烧器15。其中,余热烟气换热管束为单组管束,发生器只有一路余热烟气流通通道。配置该补燃发生器的烟气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如图2所示,烟气补燃型机组可同时或分别利用外部装置排放的烟气余热及自身燃烧燃料提供的热量驱动运行。配置图1所示补燃发生器的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如图3所示,烟气热水补燃型机组可同时或分别利用外部装置排放的烟气余热、热水余热及自身燃烧燃料提供的热量驱动运行。由于图2、图3所示机组都只有一路余热烟气流通通道,当外部系统中有多台排烟设备,因每台排烟设备的运行控制、排烟压力等不同,要求有独立排烟通道时,只得配置多台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导致设备配置台数增多、设备占地面积增大、投资费用增加。此外,对于采用直立水管式结构的补燃发生器,由于余热烟气换热管束的换热管长度不宜过长,沿烟气流动方向的烟气冲刷换热管排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烟气流动阻力过大),随着余热烟气流量和发生器负荷的增大,补燃发生器的宽度尺寸将迅速增大,导致大型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外形结构尺寸严重不协调,机组超宽,占地面积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减少设备配置数量、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设备投资费用,还可有效减小大型机组的宽度尺寸的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补燃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补燃发生器,包括筒体和燃烧器,在同一筒体内设置有炉筒、补燃烟气换热管束和余热烟气换热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烟气换热管束有多组。
本实用新型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补燃发生器,所述每组余热烟气换热管束均设有进烟道和出烟道,每组烟气换热管束的进烟道都设置有独立的烟气进口管,每组烟气换热管束的出烟道都设置有独立的烟气出口管,由此构成多路相互独立的余热烟气流通通道。
本实用新型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补燃发生器,所述每组余热烟气换热管束均设有进烟道和出烟道,各组烟气换热管束的进烟道设置一根共用烟气进口连接管,各组烟气换热管束的出烟道设置一根共用烟气出口连接管,由此形成外部一路烟气进出、内部有多路烟气流通和换热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管束补燃发生器,在同一筒体内设置有炉筒、补燃烟气换热管束和多组(两组以上,含两组)余热烟气换热管束,使配置该发生器的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包括烟气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冷热水机组,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冷热水机组等配置有补燃发生器的烟气型机组和烟气复合热源型机组)可与要求有独立排烟通道的多台排烟设备安装连接运行,从而减少设备配置数量、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设备投资费用;对于大型机组,还可有效减小机组的宽度尺寸,使其结构紧凑,外形美观,体积和占地面积均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用于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补燃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配置图1所示补燃发生器的烟气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配置图1所示补燃发生器的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双管束补燃发生器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配置图4所示双管束补燃发生器的烟气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双管束补燃发生器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