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电极引出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1646.6 | 申请日: | 200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8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学杰;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2/06;H01M2/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01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电极 引出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电极引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电极引出密封结构,适用于过电流较大的动力电池上。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的过电流能力较大,一般可在200A左右,目前被应用于电动车、电动助推器等需要具有高容量、大功率特性的大型器件上,在保证一定容量的前提下要求电池可在10C以上倍率放电,因而,对动力电池电量引出的电极引出组装在安全性上要求也更为严格。
目前大容量的动力锂电池的电极引出密封结构,参见附图1所示,包括:电池壳盖12、穿过电池壳盖12上极柱圆孔设置的圆形极柱11以及位于电池壳盖12与极柱11之间的密封垫圈15和套于极柱11上、位于壳盖12与连接片13之间的绝缘垫圈14,在组装时,一般先把极耳17与极柱11点焊在一起,然后通过壳盖用螺纹结构或铆接结构进行绝缘和密封封装,为避免极柱在封装或使用过程中发生扭动(极柱扭动将带动内部的极耳扭曲,位置错位将易造成电池断路和短路),在连接片与绝缘垫圈之间套设一防转垫片16,有的还在极柱孔的翻边18处设有尖刺,使其在组装后扎入绝缘垫圈内,起到防转动的作用。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电极引出密封结构仍存在的问题:①组装部件较多,封装时操作过程较复杂;②极耳与极柱点焊固定连接,接触面积有限,连接不可靠,严重影响电池内阻的一致性;③无论是螺纹连接还是铆接方式,均是采用压力封密方式,属平面密封,密封性不能长期可靠;④密封垫圈采用普通“O”形密封垫圈,在封装压紧后易发变形,造成密封效果下降,导致极柱与壳盖间产生松动,从而影响极柱与极耳的连接,带来安全隐患及电池寿命减短问题(在大电流放电时,极耳极柱若连接不良将导致电阻增大而发热严重,造成电池局部温度过度提高,严重的导致整个电池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电极引出密封结构,通过对结构的改进,结构更为简单,使组装方便快捷,密封、防转性能得到提高,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电极引出密封结构,包括壳盖、穿过所述壳盖上极柱孔设置的极柱以及位于所述壳盖与极柱之间的密封垫圈和套于极柱上、位于壳盖与连接片之间的绝缘垫圈,所述极柱的截面为多边形,且其顶部的截面面积小于底部截面面积,所述壳盖上的极柱孔与极柱外缘配合,其翻边沿极柱外壁、向所述连接片侧延伸,抵于所述绝缘垫圈的下端面,构成密封环壁,所述密封垫圈嵌于该密封环壁内侧壁与所述极柱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螺接或是铆接密封组装。当使用螺接方式时,位于极柱顶部、连接片处设置外螺纹,通过相配合的螺母螺接密封组装;当使用铆接方式时,通过冲压极柱底部,一次铆接成型。所述极柱的截面为多边形,即截面可为三角形、矩形、五边形等,而截面面积上端小于下端,呈锥台形,利用多边形的截面,防止极柱相对于壳盖扭转,省去了以往防转垫片的设置,简化组装部件;而锥形的设置,使套设于极柱外壁上的密封垫圈与极柱保持紧密接触,利用斜面底部向外增大的扩张力,压迫密封垫圈与壳盖接触,确保密封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减少了防转垫片的设置,壳盖翻边延伸至绝缘垫圈底端面,而绝缘垫圈的顶端面直接与连接片接触,因而延长了壳盖翻边的长度,形成密封环壁,随即延长了壳盖经密封垫圈与极柱的密封距离,提高密封、紧密效果。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极柱为一方锥形铆钉,极耳套设于所述极柱底部,经铆接固定,运用铆接方式固定极耳于极柱,且完成整个密封结构的组装,密封过程简单于螺接方式,且极耳与极柱可保持长久可靠的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顶端与绝缘垫圈及连接片连接处及位于底端与极片连接处分别设有环形卡槽,卡槽处的极柱截面呈圆形,圆形截面便于套设于极柱上的如连接片、绝缘垫圈、极耳的设置,而由于卡槽的设置,使极耳套于极柱底端时,极耳的上端同时与极柱的卡槽壁相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使两者保持良好的导通。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极柱的截面呈多边形,可防止极柱相对于壳盖或极耳的扭转,与以往的结构相比较,省去了防转垫片的设置,简化了密封结构及组装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由于极柱顶部截面面积小于底部截面面积,构成与壳盖的锥形密封,极柱底部向外扩张的膨胀力,压迫密封垫圈与壳盖保持紧密接触,形成长期有效可靠的密封,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3、由于防转垫片的省略,可使壳盖的翻边得到延伸,形成密封环壁,从而增加了壳盖与极柱间的密封距离,提高了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准考证打印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玩具车跑道的飞车坡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