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涵灯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31561.8 | 申请日: | 2008-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94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方善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善立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3/04;F21V7/22;F21V17/00;F21W131/101;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00江苏省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桥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涵标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涵灯,设置在桥梁的通航孔中间上方和/或桥梁的桥柱上,以指引船舶按所标示的水域通航。
背景技术
业界周知,水域航道与公路甚为不同,例如在公路上或设置有路灯和/或设置有反光标志,而水域航道则不然,船舶驾驶员只能凭借月光或隐约的岸形在微弱的反光水域航行,偶尔仅用搜索灯探视前方,如果没有月光、天气恶劣,那么只能凭借经验摸黑航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船舶驾驶员往往难于准确判断所遇的桥梁的高度、桥柱的位置,因此撞桥事故的发生率较高。近几年来,因船舶撞桥而致桥梁坍塌酿成重大事故的骇人听闻之例不乏有报道。对此,水域航行的安全性也被列为各地专项整治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对航道等级为1-7级的水域上的桥梁设置桥涵灯,以避免桥梁受损,藉以保障航运安全。
已有技术中的应用于桥梁上的桥涵灯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灯体1、灯罩座2、灯罩3、透镜4,灯体1包括灯座11、一组LED灯12、光阀13,一组LED灯12安装在灯座11的容腔内,与设在灯座11的容腔底部的自动控制电路连接,光阀13固定在灯座11的外壁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容腔底部,灯罩座2与灯罩3相配合而固定在灯座11上,透镜4置于灯罩座2与灯罩3之间,并且与灯座11的容腔开口部位对应。这种结构的桥涵灯可对一组LED灯12的电路即前述的自动控制电路设计成两级换泡电路,当一组LED灯中的某几个灯使用时,其余灯则处于备用状态,而当受控于第一级电路的LED灯故障后,便由受控于第二级电路的LED灯亮启;还有对自动控制电路设计成各自独立的多级换泡电路,当第一个灯发生故障,那么第二个为自动点亮,依此类推直至最后的一个灯,因此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即基本上体现了全自动、自修复和免维护,解决了维护修理难的问题。
从理论角度而言,LED灯的使用寿命可长达数万小时,损坏现象很少出现,但是由于电路中的其它元件的可靠性程度十分有限,因此致损几率较高。所以当一组LED灯全部故障,或者因电路故障而失去功用时,那么整套桥涵灯便形同虚设,若不及时发现、排除故障,同样会给航运安全、桥梁安全构成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充分确保船舶、桥梁安全的桥涵灯。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桥涵灯,包括灯体、灯罩座、灯罩、透镜,灯体包括灯座、一组LED灯、光阀,一组LED灯安装在灯座的容腔中,与设在灯座的容腔底部的自动控制电路和连接,光阀固定在灯座的外壁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容腔的近底部,灯罩座与灯罩相配合而固定在灯座上,透镜置于灯罩座与灯罩之间并且与灯座的容腔开口部位相对应,特点是:所述的灯罩至少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的表面结合有反光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光层为反光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光材料为反光涂料或反光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光涂料的颜色为红色或绿色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光膜的颜色为红色或绿色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座所面向灯罩座的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道密封槽,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圈为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灯罩上赋予了反光层,因此即使一组LED灯全部失去功用,则由反光层担当反光,起到反光标志的作用,从而能充分起到对航运安全、桥梁安全的作用;而当LED灯处于完好状态时,那么同样由反光层相济,起到反光、发光的双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中的桥涵灯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桥涵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善立,未经方善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5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