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庭院龟池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1314.8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04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景春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K6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庭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庭院龟池。
背景技术
龟类的品种很多,不同龟的生活习性和生长条件不同,它们对人类的用途也不同。不论是为了龟的营养价值或是为观赏目的,龟的养殖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尤其是一些水龟(如鳄龟)由于既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又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养殖水龟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用于养殖水龟的龟池主要是由普通的器皿如桶、盆、缸等充当,用这些器皿来进行龟的养殖虽然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龟活动空间小,水质容易恶化,龟生长慢,容易患疾病和死亡,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管理上的小疏忽就会导致龟死亡,龟池换水麻烦,造成管理成本的提高且操作很麻烦,而且用桶、盆、缸等器皿养龟,养龟数量少,不利于大规模养殖龟,而种龟更是难以繁殖成功,经济效益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大规模养殖水龟的庭院龟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庭院龟池,它具有上下两层,下层包括下层蓄水池、与下层蓄水池一侧相邻接的饵料场、与饵料场的另一侧相邻接的龟窝和产卵场,上层包括上层蓄水池、饵料台,上层蓄水池、下层蓄水池上分别开设有上层排水道和下层排水道。
上层、下层的池壁均由水泥砌成。下层的底面积是上层的底面积的1.5-4倍。下层的底面积与上层的底面积之比优选为3。上层蓄水池的底面积是饵料台的底面积的3-5倍。饵料场靠近下层蓄水池的一侧为斜坡,饵料场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度。在上层蓄水池的底部开设上层排水道,在下层蓄水池的底部开设下层排水道。在下层蓄水池内架设有水泥板或木板。上层蓄水池、下层蓄水池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降低阳光对龟池照射强度的盖板。产卵场内填充有细沙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庭院龟池具有上下层,高效利用了土地面积,提高了养殖效益。利用该庭院龟池养殖水龟,由于龟池内还设有产卵场,实现了养殖与繁殖一体化;蓄水池内的水及污物可通过排水道排出,水的更换方便,降低了管理成本,由于为龟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龟的成活率高,该龟池适于龟的大规模养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庭院龟池的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庭院龟池的剖视示意图;
1、上层;10、上层蓄水池;11、饵料台;100、上层排水道;
2、下层;20、下层蓄水池;21、饵料场;22、龟窝;23、产卵场;24、水泥板;200、下层排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庭院龟池具有上下层,它由上层1和下层2组成。龟池整体上为长方体形,它的面积根据养龟数量确定,为了管理方便和美观,一般长宽比例为1.5-3,在本实施例中,龟池的长宽比为2∶1。
下层2的池壁为60厘米左右,它由四部分组成:下层蓄水池20、饵料场21、龟窝22、产卵场23。下层蓄水池20的底部开设有下层排水道200,供下层蓄水池20内的水以及龟产生的代谢物或其它污物排出。下层水层20与饵料场21相邻接,饵料场21为一斜坡,具有自上而下朝向下层蓄水池20倾斜的斜面,且该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度。与饵料场21的另一侧部相邻接的是龟窝22和产卵场23,龟窝22和产卵场23沿着龟池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下层蓄水池20的底部以及饵料场21的斜坡要光滑,以防止龟磨破腹甲。在下层蓄水池20内还架设有1块40厘米×150厘米的水泥板24(或木板),以便龟可以爬到水泥板24上晒背。在产卵场23内铺设约30厘米厚的沙土,并在产卵场23上方架设防雨防晒设备。龟窝22上用盖板盖住。
上层1位于下层蓄水池20的正上方,上层1的池高为40厘米,它的底面积约为下层2的底面积的三分之一,龟窝22和产卵场23不被龟池的上层罩住,可以被阳光照射到。上层1由两部分组成:上层蓄水池10和饵料台11,上层蓄水池10与饵料台11的底面积比为4∶1。上层蓄水池10上用盖板将三分之一的上层蓄水池10遮住,避免阳光直射。另外,上层蓄水池10的底部开设有上层排水道100。
用该庭院龟池养殖水龟时,主要采用在上层内养殖幼龟,下层具有蓄水池和产卵场,在其内养殖种龟,可以同时实现种龟的养殖和繁殖;另外,在各蓄水池的底部开设孔,池内的污物很容易在换水的时候随水一道排出,蓄水池清洗简便,降低了管理成本;而由于给龟创造了好的生长环境,龟的成活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景春,未经张景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漏水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填充材料精加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