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式接触器双稳态操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1148.1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5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纪福;蒋力;张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1/01 | 分类号: | H01H51/01;H01H50/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孙永生 |
地址: | 2122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接触器 双稳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永磁式接触器操动机构的结构改进,属于电器开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气控制开关器件,传统的普通交、直流接触器主要由动触头支架、动衔铁、静衔铁及线圈等组成。此类接触器工作时线圈须长时间通电,不仅浪费电能,而且噪音大、使用寿命短。此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永磁式接触器主要由构成磁回路的外磁轭、安装在其中的线圈、插在线圈孔中的衔铁、以及永磁体等组成。这种接触器虽然具有节电、无噪声、磁效能利用率较高等优点,但其衔铁与线圈和内磁轭之间的间隙很小,衔铁在线圈和内磁轭中向下移动时,由于衔铁顶端与外磁轭之间空隙中的空气无法排出,空气被压缩,增大了衔铁向下运动的阻力,致使必须提高线圈的励磁电流,增加电磁力,才能保证衔铁移动到位;当衔铁向上运动时,由于衔铁顶端与外磁轭之间空隙中的空气得不到补充,造成局部真空,阻止衔铁向上运动,需提高励磁电流才能保证衔铁分断到位,导致使用时的稳定性、可靠性不够理想,同时也浪费电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节省电能,而且可以减小衔铁运动阻力、确保稳定可靠工作的永磁式接触器双稳态操动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永磁式接触器双稳态操动机构,包括构成磁回路的外磁轭、安装在其中的线圈、插在线圈孔中的T型衔铁、以及永磁体,在线圈上端面和T型衔铁下端面之间装有分闸弹簧,所述的永磁体固定在外磁轭的底面上,成伸入线圈、可以与T型衔铁底部接触的凸台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衔铁的外周边对称地开有从上至下的槽。
前述的永磁式接触器双稳态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至少为2条。
前述的永磁式接触器双稳态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磁轭由上磁轭、侧磁轭和下磁轭相互固连构成。
前述的永磁式接触器双稳态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闸弹簧为塔形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T型衔铁上开槽,增加了空气的流通路径,能及时有效地排出或补充T型衔铁底部的空气,减小T型衔铁的移动阻力,并配以分闸弹簧,从而保证操动杆处于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性能可靠、节能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式接触器双稳态操动机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T型衔铁的仰视图;
图3为图1中的T型衔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式接触器双稳态操动机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T型衔铁的仰视图;图3为图1中的T型衔铁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式接触器双稳态操动机构,包括上磁轭3、侧磁轭5、下磁轭6、线圈4、T型衔铁2、永磁体7和分闸弹簧1等,上磁轭3、侧磁轭5和下磁轭6相互固连,构成形成磁回路的外磁轭,线圈4安装在外磁轭内,T型衔铁2插在线圈4中,分闸弹簧1为塔形弹簧,套装在T型衔铁2的颈根部位,其两端分别与T型衔铁2上部的下侧面和线圈4的上端面衔接。永磁体7同T型衔铁2的底部相适配,并固定在下磁轭6上,成伸入线圈4的凸台状。T型衔铁2的外周边对称地开有至少2条从上至下的槽8(图中所示为2条,但并不限定于此)。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现分断和吸合两个工作状态的转换过程。
从吸合状态到分断状态:向线圈4加正向脉冲电流,使T型衔铁2下端的磁场极性为N极,由于与其下端相接触的永磁体7上的磁场极性也为N极,因此两者相互排斥,T型衔铁2受磁力并同时受分闸弹簧1的推力向上运动。此时接触器的动触头支架处在分断位置;脉冲电流消失后,T型衔铁2则靠分闸弹簧1的支撑,使接触器的动触头支架稳定在分断位置。在此过程中,T型衔铁2底部与下磁轭6之间形成局部真空,外部空气通过槽8补充到T型衔铁2与下磁轭6之间,防止因真空而增加分断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