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内燃机车的金属陶瓷薄膜活塞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0732.5 | 申请日: | 200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7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金其炳;汪树成;宋友和;宋中民;陈志敖;李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金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5/00 | 分类号: | F02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车 金属陶瓷 薄膜 活塞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铁路内燃机车的金属陶瓷薄膜活塞环。
背景技术
活塞环是内燃机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唯一做3个方向运动(轴向、径向和旋转)的零件,使用条件极为苛刻。因此,活塞环必须具有较高硬度、较强的耐磨性、耐高温、耐腐蚀性,有较好的弹性、韧性和贮油性能等。普通活塞环一般易磨损,使用寿命低,不能适应机车提速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硬度高、韧性好,耐磨和减磨性能均佳的用于铁路内燃机车的金属陶瓷薄膜活塞环。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铁路内燃机车的金属陶瓷薄膜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的端面和内外缘表面渗透一层金属陶瓷薄膜。
上述活塞环的端面和内外缘表面渗透的金属陶瓷薄膜层的沉积深度为20-30μm,增长厚度为1-3μm。
与已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效果是:由于对活塞环的表面进行强化处理,在真空低温200-300℃条件下,将氮、硅、硼气体通入工作室,在高压强电场的作用下,高温高速的电子与工作气体分子相碰撞,使气态氮、硅、硼变成高速离子,高速离子与活塞环表面金属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生成BN-SIN网络状离子结构,金属陶瓷层与基层的结合强度大于19.6MPa,活塞环摩擦系数范围在0.040-0.050,两端面和外圆面经加工后Ra的上限值均为0.63μm,比处理前提高1-2个数量级。活塞环的使用寿命延长到60万公里,活塞环穴蚀、掉块、折断等现象减少,适应机车提速和体制改革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铁路内燃机车的金属陶瓷薄膜活塞环,在活塞环1的端面和内外缘表面渗透一层金属陶瓷薄膜2。
上述活塞环端面和内外缘表面渗透的金属陶瓷薄膜层的沉积深度为20-30μm,增长厚度为1-3μm。该金属陶瓷薄膜层在使用中不会发生剥离、掉块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金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金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电解阳极炭块辊道输送机动力转向装置
- 下一篇:智能型燃气切断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