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油机的冷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30659.1 | 申请日: | 200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81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作洋;刘辉;崔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机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机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汽油机的气缸内温度可达到1800~2000℃,为了使相关零件能在高温、高压下稳定工作,发动机必须用冷却液将机内热量散发出去。一般来说,燃油燃烧后的热量的30%由排气门经排气管排出,10%左右热量由发动机表面散发,30%需要由冷却系散热。冷却系能力过低或过高对发动机工作均不利,过低会产生爆燃,材料满足不了热应力而损坏;过高则会恶化混合气体的形成,影响合理的油隙而产生早期磨损。一般冷却系的水温要求,在发动机长期工作时,正常工作温度为90~105℃。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发动机进出水温度过高,冷却系统热平衡性能差等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逃逸的空气引导进散热器、增强冷却效果的汽油机的冷却系统。
具体结构改进方案是这样的:
汽油机的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散热器风扇、膨胀水箱、冷凝器和循环管道,冷凝器位于散热器前部,散热器位于左支撑梁和右支撑梁之间的车架横梁上,散热器前方为前保险杠。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快PP材料的挡板,即左挡板和右挡板,分别安装在散热器的两侧,左挡板一侧与左支撑梁固定,另一端靠在散热器面上,右挡板一侧与右支撑梁固定,另一端靠在散热器面上,不仅使散热器周边的布置更为紧凑,更重要的是密封散热器和车身之间的间隙,避免大量空气从间隙中逃逸,影响进风量,将原本从空隙逃逸的空气引导到散热器表面,扩大了进风系数及进风量,将本来没利用的风量充分的利用了起来。
左挡板与散热器平面成50°~60°起导风作用,将本来逃逸的风引导到散热器表面;右挡板与散热器面成90°,起密封作用。
左挡板和右挡板采用热塑性塑料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避免发生变形破裂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挡板放置的位置也可以对进风产生的噪音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
散热器正面面积为0.264平方米,经过计算,散热器直接进风面积比例为16.7%。汽车设计上要求对散热器直接进风面积要求为30%,所以,需要修改前保险杠和前隔栅的造型以满足设计要求。
为使热平衡达到要求,即进风面积比例达到30%,故前格栅与保险杠总进风面积投影到散热器上面积必须达到30%×0.264=0.0792平方米,此可得到前格栅与前保险杠总进风面积为0.115057平方米,保险杠与其上部前格栅修改总量为0.051097平方米。又因为前隔栅涉及到外观,不做大修改,只对前保险杠进行优化。
前保险杠下部设有横条状进风口,前保险杠上部为隔栅状,优化后的总进风面积百分比为27.8%,前保险杠和其上部前隔栅的总进风面积优化后为0.073392平方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前保险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汽油机的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7、散热器风扇、膨胀水箱、冷凝器6和循环管道,冷凝器6位于散热器7前部,散热器7通过上横梁1、下横梁3和中间支架5安装在左支撑梁2和右支撑梁9之间的车架横梁上。
在左支撑梁2与散热器7之间的间隙处固定安装有左挡板4,在右支撑梁9与散热器7之间的间隙处固定安装有右挡板8。
左挡板4与散热器7之间呈50°~60°角,右挡板8与散热器7之间呈90°角。
左挡板4和右挡板9材料均为热塑性塑料。
散热器正面面积为0.264平方米,经过计算,散热器直接进风面积比例为16.7%。汽车设计上要求对散热器直接进风面积要求为30%,所以,需要修改前保险杠和前隔栅的造型以满足设计要求。
为使热平衡达到要求,即进风面积比例达到30%,故前格栅与保险杠总进风面积投影到散热器上面积必须达到30%×0.264=0.0792平方米,此可得到前格栅与前保险杠总进风面积为0.115057平方米,保险杠与其上部前格栅修改总量为0.051097平方米。又因为前隔栅涉及到外观,不做大修改,只对前保险杠进行优化。
前保险杠10下部设有横条状进风口,前保险杠上部为隔栅状,见图3,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原保险杠下面两快横板中的一快,明显加大了进风效果。改善冷却系统热平衡能力。
优化后的总进风面积百分比为27.8%,前保险杠和其上部前隔栅的总进风面积优化后为0.073392平方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输出相位的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美化不锈钢楼梯扶栏的装饰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