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管形变测井仪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30043.4 | 申请日: | 200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6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雷选锋;杨波;黄义军;彭建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康 凯 |
| 地址: | 710065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形变 测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井仪,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金属套管的质量状况,确定和识别套管的变形、错断、弯曲、孔眼及裂缝、腐蚀与沾污等现象的套管形变测井仪。
背景技术
油田油水井井下套管质量基本上是用井径仪来检测的。目前,国内油田普遍使用的井径仪有3臂井径仪、X-Y井径仪等,因为这些仪器使用的传感器为接触式拉杆电位器传感器,该传感器存在易磨损,检测误差较大,结构复杂以及障率较高的缺点,所以实际应用时十分不便,且损坏率过高,成本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形变测井仪,其采用了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能够实现精确简便地检测套管的变形、错断、弯曲、孔眼及裂缝、腐蚀与沾污等现象,且磨损小,结构简单,相对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套管形变测井仪,包括连接头1,与连接头1连接的上扶正器2,与上扶正器2密封连接的电路护管6,与电路护管6下端密封连接的传感器座体9,设于电路护管6内的传动装置4,通过传动杆13与传动装置4连接的电机减速机5,设于电路护管6内的电路装置7,堵头15以及与堵头15连接的下扶正器14,与传感器座体9连接的探测臂架体11,设置于探测臂架体11内的探测臂12,所述上扶正器2与下扶正器14均设有复位弹簧3,
其特殊之处在于:
还包括设于传感器座体9上的位移传感器8,所述位移传感器8通过推杆10与探测臂12连接,所述上扶正器2与下扶正器14均能单独伸张或复位。
上述位移传感器8至少包括3个,所述探测臂12也至少包括3个,所述位移传感器8与探测臂12的数目一致。探测臂12是环行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外壁的一圈上,探测臂12与的位移传感器8数目一致,原则上位移传感器8的数目越多检测的点就多,检测的数据就越准确,但是受本实用新型直径大小以及加工难度等因素的制约,数目又不可能无限多,一般30个或40个就算较佳了,也又粗直径的可达到60个左右。
上述位移传感器8为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无触点、无磨损,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及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上述移传感器8与探测臂12的数目为30个或40个为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的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其具有体积小,线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
2.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由于无触点、无磨损,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及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3.接构布局设计合理,故障率低,易于维护。
4.探测臂及扶正器采用电动控制伸张收缩,使用方便,磨损小。
5.仪器采用40个探测臂、40个位移传感器,测井曲线反映出的套管变形状况比较详细,测量精确度比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连接头,2—上扶正器,3—复位弹簧,4—传动装置,5—电机减速机,6—电路护管,7—电路装置,8—位移传感器,9—传感器座体,10—推杆,11—探测臂架体,12—探测臂,13-传动杆,14-下扶正器,15-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套管形变测井仪,包括连接头1,与连接头1连接的上扶正器2,与上扶正器2密封连接的电路护管6,与电路护管6下端密封连接的传感器座体9,设于电路护管6内的传动装置4,通过传动杆13与传动装置4连接的电机减速机5,设于电路护管6内的电路装置7,堵头15以及与堵头15连接的下扶正器14,与传感器座体9连接的探测臂架体11,设置于探测臂架体11内的探测臂12,所述上扶正器2与下扶正器14均设有复位弹簧3,还包括设于传感器座体9上的非接触式的位移传感器8,所述非接触式的位移传感器8通过推杆10与探测臂12连接,所述上扶正器2与下扶正器14均能单独伸张或复位,非接触式的位移传感器8与探测臂12的数目均为4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0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动皮带张力调整系统
- 下一篇:冷凝除湿消毒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