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记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29454.1 | 申请日: | 200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60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杜秦生;郑小川;蒲路;马海明;午宪俊;任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19/00;G01R19/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中群 |
| 地址: | 710054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 输电 线路 雷击 记录 装置 | ||
1、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在架空线路杆塔主材上的雷电流传感器以及通过屏蔽电缆与雷电流传感器电连接的雷电流记录装置,所说的雷电流记录装置包括电源电路、隔离电路、过电压抑制抗干扰电路、极性判别电路、采样保持电路、低通滤波器、运算放大器、内置A/D转换器的微处理器、中断控制电路和GMS通讯模块电路,其中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雷电流传感器电连接,输出端通过过电压抑制抗干扰电路接至极性判别电路的输入端,极性判别电路的正、负极性输出端分别通过依次由采样保持电路、低通滤波器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正、负极性通道对应接至微处理器的正、负A/D转换器输入端,极性判别电路的正、负极性输出端还分别通过一个中断控制电路与微处理器的中断控制输入端电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输入端与GMS通讯模块电路的输入/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记录装置,其特征是雷电流传感器采用Rogowski线圈大电流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94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锈死防响的新型防盗井盖
- 下一篇:跷板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