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科排龈圈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29444.8 | 申请日: | 200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73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彦涛;孟凡文;张玉梅;赵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彦涛 |
| 主分类号: | A61C13/34 | 分类号: | A61C13/34;A61C19/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宪曾;鲍燕平 |
| 地址: | 710075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齿科 排龈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牙科配制品领域,特别是一种齿科排龈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的排龈线存在许多不足,它与牙体颈部外形不易贴合,不容易放入龈沟里,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力度掌握不当,可损伤游离龈及与龈结合的上皮,排龈圈容易浮出,容易被车针缠绕,排龈线一般为圆形截面,排龈线的衔接处存在两断端的衔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与牙体颈部外形易贴合且容易放入龈沟里的齿科排龈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齿科排龈圈,其特征是:其特征是:它是由弹力纤维构成两端是封闭的环状。
所述的弹力纤维是由棉纤维包绕弹性纤维构成,形成两端是封闭的环状。
所述的弹力纤维是由棉纤维包绕棉纤维与弹性纤维两种纤维混织材料构成,形成两端是封闭的环状。
所述的弹力纤维是由棉纤维与弹性纤维两种纤维混织为纤维混织材料构成,形成两端是封闭的环状。
所述的齿科排龈圈所用线的截面是圆形。
所述的齿科排龈圈所用线的截面是三角形,三角形每个角是弧线形的角。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齿科排龈圈规格设计多样化,选择灵活,使用时可以根据牙齿的形态、大小和龈沟深浅进行挑选,避免了用排龈线在衔接处易出现衔接不良的缺陷,消除了在操作过程中,车针被缠绕的现象;由于天然牙齿颈部逐渐变细,利用齿科排龈圈的弹力很容易进入龈沟,其中三角形截面设计的尖端楔形使之更加容易进入龈沟,而且它与牙颈部呈面接触,底部宽、阻力大,使齿科排龈圈保持稳定,不容易向上从龈沟脱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棉纤维包绕两种纤维混织材料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两种纤维混织材料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性纤维;2、棉纤维;3、纤维混织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图1是齿科排龈圈截面为圆形的示意图,它是由棉纤维2包绕弹性纤维1构成齿科排龈圈,齿科排龈圈的两端是封闭成环状,棉纤维2包绕弹性纤维1构成的截面是圆形的。
实施例2如图2所示,齿科排龈圈由棉纤维2包绕弹性纤维1构成两端是封闭的环状,齿科排龈圈所用线的截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每个角是弧线形的角。
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齿科排龈圈还可以是由棉纤维2包绕棉纤维2与弹性纤维1两种纤维混织构成纤维混织材料3构成两端是封闭的环状。棉纤维2包绕两种纤维混织材料3是圆形的或每个角是弧线形的三角形角的形状,在图3所示图形中只是图示截面为圆形的棉纤维2包绕两种纤维混织材料3的齿科排龈圈,每个角是弧线形的三角形截面形状齿科排龈圈在此不再做图示表示。
如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齿科排龈圈还可以是由棉纤维2与弹性纤维1两种纤维混织构成纤维混织材料3构成两端是封闭的环状。不必用棉纤维2包绕,在图4所示图形中只是图示截面为圆形的两种纤维混织材料3的齿科排龈圈,每个角是弧线形的三角形截面形状齿科排龈圈在此不再做图示表示。
它的特点是:齿科排龈圈规格尺寸有多种,选择灵活,使用时可以根据牙齿的形态、大小和龈沟深浅,进行挑选,免除了排龈线的衔接处断端衔接不良的缺陷及操作过程中车针被缠绕的现象,用较小的力量就很容易放入龈沟,避免了使用蛮力导致龈组织及龈牙结合处的损伤。另外,由于天然牙齿颈部逐渐变细,利用齿科排龈圈的弹力很容易进入龈沟,其中三角形截面设计的尖端楔形更加容易进入龈沟,而且它与牙颈部呈面接触,底部宽、阻力大,使齿科排龈圈保持稳定,环可以将游离龈推开更远,排龈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彦涛,未经赵彦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9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