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针剂卡式瓶预灌封注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9424.0 | 申请日: | 200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06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明;靳纯青;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博泰药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1 | 分类号: | A61M5/31;A61M5/315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宏 |
地址: | 528437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剂 卡式 瓶预灌封 注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针剂卡式瓶预灌封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曾先后多次申请过多种预灌封注射装置,它们都具有各自的功能和用途。但有些预灌封注射装置大都是将溶媒瓶通过导通管与溶质瓶连接在一起,无法另行更换或多种组合使用,灵活性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会给临床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粉针剂卡式瓶预灌封注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
这种粉针剂卡式瓶预灌封注射装置包括外壳和推杆,位于外壳内的推杆前端的连接体上具有螺纹,而位于卡式粉针瓶尾端的活塞上也设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在于:
推杆前端的连接体的纵向剖面可为T字形结构。
所说的活塞内也可为与T形连接体相配合的T形槽。
外壳前端注射口的内径与卡式粉针瓶瓶口的外径相同。
在外壳上可通过合页或软连接体连接一个翻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状态图。
图3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结构剖视图。
图5是翻盖打开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6是T形连接体与T形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它具有一个圆柱筒状的外壳2,外壳2的前端设有一个呈空心圆柱体的注射口4,带有推柄的推杆1位于外壳2内,推杆1的前端设计有一个连接体3,在连接体3的外圆周面上设有螺纹。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结构状态。使用时,先将推杆1完全抽出,将一个前端具有胶塞5而尾端具有橡胶活塞7的卡式粉针瓶9放入外壳2内,并使卡式粉针瓶9的前部伸入外壳2的注射口4内。然后将推杆1的连接体3通过螺纹旋入活塞7的螺纹内,实现二者的连接。
所说连接体3还可制成纵向剖面为T字形结构的T形连接体3.1,而活塞7内也可制成与T形连接体3.1相配合的T形槽14。因活塞7由具有弹性的橡胶制成,用力将T形连接体3.1推入T形槽14(参见图6)内就可实现二者的连接。
需要注射时,将一个带有针架8的注射针6套在或旋接在注射口4上,将注射针6刺穿加压瓶10的胶塞。由于加压瓶10内预先充有溶媒和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溶媒就会通过注射针6进入卡式粉针瓶9内,实现混药溶药。然后拔去加压瓶10并推动推杆1,使活塞7压迫药液,排气后即可将药液注入人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可将外壳2制成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两个半壳,翻盖13通过合页或软连接体12与外壳2连接,在与合页或软连接体12对称的另一侧的翻盖13和外壳2上均设有卡钮11。翻开翻盖13就可将卡式粉针瓶9放入外壳2内,然后盖上翻盖13并使翻盖13和外壳2上的卡钮11互卡,再按照前述的操作方法操作就可以实施对人体的注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博泰药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博泰药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9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