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缠丝机的索夹跨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28793.8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2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简晓春;金仓;彭武;喻胜刚;张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B65H8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宪曾;鲍燕平 |
地址: | 710065陕西省西安市丈八东路***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丝机 跨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应用于悬索桥的主缆缠丝作业过程之中,具体来讲,涉及一种缠丝机的索夹跨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作为跨越能力最强的悬索桥,逐步成为跨江、跨海通道的首选桥型之一。悬索桥主缆一般由数十上百根预制平行钢丝束(PWS俗称索股)组成,为了提高主缆防护的密封性,保证主缆的使用寿命,通常使用专用的缠丝设备,在导入张力后使镀锌的异型钢丝(圆形和S形)紧密牢固地缠绕在主缆的表面。缠丝机在索夹之间的主缆上进行缠丝,当缠丝至索夹位置时,缠丝机应停止缠丝作业,必须进行跨越索夹的动作,之后才能继续对下一区段的主缆进行缠丝作业。目前,现有的缠丝机在跨越索夹时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机构装置,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一定缺陷,大大降低了缠丝速度,影响了缠丝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安全可靠、缠丝机能自动跨越索夹,提高缠丝速度和质量的缠丝机索夹跨越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缠丝机的索夹跨越装置,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缠丝机的前机架和后机架、前移动支架和后移动支架及缠丝头,前机架外侧固定有卷扬机,前机架和后机架、前移动支架和后移动支架分别为倒U字型框架,其机架下端开口连接有活动连接件、移动支架两上角分别通过齿轮机构与平行框架导轨连接,连接次序分别是前机架、前移动支架、缠丝头、后移动支架和后机架,倒U字型框架上端有垂直顶升机构;倒U字型框架左右两侧有水平夹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缠丝头前后两端有前机架和后机架、前移动支架和后移动支架,前机架外侧固定有卷扬机,前机架和后机架、前移动支架和后移动支架分别为倒U字型框架,前、后机架倒U字型框架开口连接有活动连接件、四角分别用高强螺栓与平行导轨连接,前、后移动支架两上角分别通过齿轮机构与平行导轨连接,这样通过交替支撑和夹持,前机架外侧的卷扬机牵引下使整机完成步履式索夹跨越动作,实现自动跨越索夹,提高缠丝机的缠丝速度和缠丝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垂直顶升机构和水平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机架;2、前移动支架;3、后移动支架;4、后机架;5、索夹;6、卷扬机;7、框架导轨;8、垂直顶升机构;9、水平夹持机构;10、缠丝头;11、主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按缠丝作业方向,至少包括缠丝机的前机架1和后机架4、前移动支架2和后移动支架3及缠丝头10,前机架外侧固定有卷扬机6,前机架1和后机架4、前移动支架2和后移动支架3分别为倒U字型框架,前、后机架倒U字型框架下端开口连接有活动连接件、四角分别用高强螺栓与平行框架导轨7连接,前、后移动支架两上角分别通过齿轮机构与平行框架导轨7连接,其连接次序分别是前机架1、前移动支架2、缠丝头10、后移动支架3和后机架4,倒U字型框架上端有垂直顶升机构8;倒U字型框架左右两端有水平夹持机构9。当索夹5之间主缆部分缠丝完成后,启动前机架上的卷扬机6通过在主缆11上的一个反力点牵引整机(前机架1、前移动支架2、后移动支架3和后机架4和平行导轨7)进行移动,此时缠丝头10不动。整机移动前,松开前机架1和后机架4上的水平夹持机构9,依靠前机架1和后机架4上的垂直顶升机构8提升整体机架,这时移动支架上的水平夹持机构9支撑和夹持住主缆11;当移动至垂直顶升机构8与索夹5干涉时,启动该机构的电机进行顶升,此时依靠其它几个机架的垂直顶升机构8和水平夹持机构9进行支撑,来保证该机架通过索夹5。依次按照这种方法,使每一个机架都越过索夹5。通过四个机架的垂直顶升和水平夹持,交替的提起和支撑,缠丝机能够快速通过索夹位置从而进入新的缠丝状态,这样便有效提高了缠丝速度,保持了作业的连续性。
在图2中,垂直顶升机构8分别安装在前机架1和后机架4、前移动支架2和后移动支架3上,水平夹持机构9分别对应安装在垂直顶升机构8的下部左右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8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