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间隙的迷宫密封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28704.X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7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苏军;宋健军;李建国;程凯;杨小建;李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陕鼓骊山通风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47 | 分类号: | F16J15/447;F04D2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61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隙 迷宫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透平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转子的迷宫密封。
背景技术
对于气体压缩机,密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特别是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工艺气体压缩机,密封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密封的好坏,与压缩机的运行效率、安全性能、环保要求息息相关。
迷宫密封是透平压缩机最常用的密封型式。一般的迷宫密封其原理是:气流通过密封齿间隙发生节流膨胀和膨胀腔中强烈的旋涡损失,使气体压力逐步降低而达到减少泄漏的目的。
传统的迷宫密封的结构型式有平滑型、曲折型和阶梯型,如图1所示。但是对于这些类型的迷宫密封,由于受设备轴向长度的限制以及防止主轴转动时偏心运动对密封片的影响,一般会在配合时留出0.2~0.4mm的间隙,使迷宫密封泄漏量较大。经过申请人的检索,还未有人对于零间隙的迷宫密封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间隙的迷宫密封,该迷宫密封可以大大地减小压缩机的泄漏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和功率,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零间隙的迷宫密封,包括转子,其特征在于,在转子表面上的密封槽内镶嵌有不锈钢密封片,不锈钢密封片设有4个缸口,不锈钢密封片的圆周上过盈配合有由密封体和衬组成的密封,当转子转动时,不锈钢密封片切割衬形成零间隙的迷宫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零间隙的迷宫密封,大大减小了泄漏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迷宫密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平滑型,(b)为曲折型,(c)为阶梯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迷宫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由密封体和衬组成的密封示意图;
图4是密封片切口详图,其中,图(A)表示轴;图(B)表示图(A)的轴截面J1向级间密封切口详图;图(C)表示图(B)的K1向切口详图;图(D)表示图(B)的K2向切口详图;图(E)表示图(B)的K2’向切口详图;图(F)表示图(B)的K3向切口详图;图(G)表示图(B)的K4向切口详图;图(H)表示图(B)的K4’向切口详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零间隙的迷宫密封,包括转子1,在转子1表面上的密封槽内镶嵌有不锈钢密封片4,不锈钢密封片4设有4个缸口,不锈钢密封片4的圆周上过盈配合有由密封体2和衬3组成的密封,当转子1转动时,不锈钢密封片4切割衬3形成零间隙的迷宫密封。
参见图2、由密封体2和衬3组成的密封为软体材料,其中,密封体2的材料为玻纤环材料,衬3的材料为加棉树脂,不锈钢密封片4与密封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不锈钢密封片4镶嵌在转子上,可以大大减少摩擦热对转子的影响。
不锈钢密封片4上加工有锯齿牙,由于密封的衬3为加棉树脂,既保证密封片能切开密封,而不会损坏密封牙或密封。
转子1上的不锈钢密封片4与定子内的密封为过盈配合,如图3所示。点动盘车转动转子1,转子1上的不锈钢密封片4会在衬3内切出一定深度的槽线,形成曲折型迷宫密封。每次研磨的数量以人力能够盘动转子1为准。
图4给出了密封片切口详图,其中,图(A)表示轴;图(B)表示图(A)的轴截面J1向级间密封切口详图;图(C)表示图(B)的K1向切口详图;图(D)表示图(B)的K2向切口详图;图(E)表示图(B)的K2’向切口详图;图(F)表示图(B)的K3向切口详图;图(G)表示图(B)的K4向切口详图;图(H)表示图(B)的K4’向切口详图;切口的宽度在0.2~0.25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小心翼翼地进入运行必须避免在首次起动时这些密封条就已被铣出不必要的大凹槽,否则泄漏量就会过大,也会损伤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迷宫密封,适应转子的瞬间径向变形或偏心运动,这恰好克服了一般型式的迷宫密封因变形或偏心造成永久性磨损,从而使泄漏率不断增大这一致命缺点,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零间隙密封。这不仅改善了转子的稳定性,而且大大地提高了风机的效率和功率。
本实用新型迷宫密封,密封片与密封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密封片镶嵌在转子上,可以大大减少摩擦热对转子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陕鼓骊山通风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陕鼓骊山通风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87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法除杂装置
- 下一篇:电解机械复合光整加工阴极